|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简要分析“遗忘’成了我生活中的障碍和内容”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3.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说出“曾为遗忘而苦,而遗忘其实倒是一种解脱”这句话的含义。(4分) ②在画面上,作者为何“却又洒落几个彩点”?(3分) 4.文章结尾说“该遗忘的遗忘掉吧,因有永不会被遗忘的”,“谁必被遗忘,谁决不会被遗忘,其实都毋须自己操心”,这表明了作者对“遗忘”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谈谈自己对这一认识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宋·苏辙 |

遂罢肉刑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长不至于死在狱中。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苏轼却狂妄急躁,缺乏思虑,私自倚仗皇帝犹如天地那样包容宽大的恩德,自己不收敛不警惕。(“窃”:私自,1分。“抑畏”:克制警惕,1分。大意1分)
(2) 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事”:侍奉,1分。“道”:方法,1分。大意1分)
(3)即使再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有”:通“又”,1分。“然”,这样,成为这样,1分;“……者……也”,表判断,译为“是”,1分。大意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咎:过错。?
小题1:来,连词,表目的 (A
,承接/ 修饰;B,……的人/ 语气词,表判断;C,因为/ 因此)?
小题1:略
小题1: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听说人在困苦急迫的时候呼唤苍天,疾病疼痛的时候呼唤父母,这是人的至理常情。我虽然像草芥一样微不足道,却有危急紧迫的恳求,急切地盼望天地父母哀怜我吧!
我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只有长兄苏轼一人相依为命。现在听说他犯了罪,被逮捕入狱,全家惊恐号哭,担心他遭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我私下想来想去,苏轼不论在家或做官,都没有大的过错。只是秉性愚钝耿直,喜好谈论古往今来的是非得失,先后多次上书议论国事,他的言论前后不完全一致。陛下英明神圣,恩德广大,不加谴责。苏轼却狂妄急躁,缺乏思虑,私自倚仗皇帝犹如天地那样包容宽大的恩德,自己不收敛不警惕。近年来,在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州时,平时每次遇到外物的触发,便乘兴写作诗歌,说话有时很轻率。这些作品从前曾被同僚们上交朝廷,陛下搁置起来,不予问罪。苏轼承受这种宽恕而十分感激,从此便深刻地自我悔过,不敢再写什么了。但是他的旧诗,却已经传播开了。我实在可怜他过分自信,到了愚蠢的程度,不懂得文字的轻重厉害,诗文中表现出一些不恭顺的迹象,现在虽然想改过自新,却已经身陷刑律,不可挽救了。
苏轼即将被捕的时候,派人告诉我说:“我过早衰老,体弱多病,一定会死在监牢里。死本来是我分内的事,但遗憾的是,我从小就抱定了有所作为的志向,而又遇到不常出现的明主,虽然当年曾跟当政者意见不合,但始终想在晚年为国家报效一点力量。现在遭到这种灾祸,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况且我在朝廷上最为孤立,皇帝的左右亲近肯定没有替我说话的人,只有靠你我兄弟的情分,试着向皇帝陛下乞求哀怜罢了。”我私自同情他的这种想法,经不起手足之情的促动,所以冒死替他说几句话。
从前汉朝的淳于先生犯了罪,他的小女缇萦请求被收为官家奴婢,来赎回她父亲。汉文帝因为这件事,便废除了肉刑。现在像我这样极为卑微的一点诚意,虽然万万比不上缇萦,可是陛下的聪明智慧和仁爱圣明,却远远超过了汉文帝。我想乞求交出现任官爵,来赎回长兄苏轼,并不敢奢望减轻他的罪过,只要能不死在狱中,就算很幸运了。长兄苏轼所犯的罪,如果有明显的文字根据,一定不敢拒不承认,从而重新犯罪。如蒙陛下哀怜他,赦免他的死罪,放他出牢狱,那就是死而复生了,这可该怎样报答朝廷呢!我愿意和长兄苏轼洗心革面,彻底改过,粉身碎骨,报效朝廷。只要陛下指派我们,不论去做什么,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直到生命完结!
我经不起孤危迫切、无处申诉的困苦,只得把全部忠诚交给陛下;希望陛下宽恕我的狂妄,特许我的乞求。我祈祷苍天,请求饶命,情绪激切,神魂颠倒之极,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永远的唐诗宋词
梁宇广
①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唐诗宋词,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②感谢诗歌。感谢它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流传至今。走进唐诗宋词,就走进了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A?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飘逸豪放的李白,? B?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 C?的李贺,? D?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 E?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③“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林,把我的双颊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回多情的公子?
④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词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⑤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份了。
⑥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⑦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⑧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我们的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归隐于一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⑨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小题1:根据语境,将下列词语准确填入第②段方框处。(5分)
豪放旷达?沉郁顿挫?精巧艳丽?奇诡璀璨?古朴雄浑
A.
B.
C.
D.E、
小题2:从全文来看,题目“永远的唐诗宋词”中“永远”的含义是什么?(4分)
小题3:写出下列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6分)
(1)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
(2)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小题4:请结合文中画线的语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古朴雄浑B沉郁顿挫C奇诡璀璨D精巧艳丽E豪放旷达
小题1:①唐诗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②唐诗宋词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产生心灵的共鸣;③对唐诗宋词内涵的解读让人常读常新,永无止境。(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或以上得4分)
小题1:(1)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一味贪图物质的享受,忽视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3分)(2)指读唐诗首先要通过眼睛来看懂诗词内容,然后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作者的感受,再结合自己和作者的人生经历领悟诗词里的深刻精神。(3分)
小题1:①“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唐诗宋词的挚爱之情;②“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表达了作者对复杂喧嚣的现代社会的厌恶;③“我们的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表达了对唐诗宋词所营造的古朴纯美世界的向往。(每句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语境以及作家的风格填空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