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学院正门一侧的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l.5 米高,0.4 米宽,一个成年人想要进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走进高中,你就实实在在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让人担忧的年龄。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
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哪些感人的经历?你见过哪些动人的风景?你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请以“青春的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门槛”在此可以引申为:人生自然发展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经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障碍;面对这个阶段应该持有的态度……但总之,“门槛”才是关键词,而“青春”则是修饰“门槛”的。
立意:(1)跨过青春的门槛,迎来生命一个全新的境界。 (散文)
(2)青春期遇到的种种困惑,犹如一道道门槛,面对这些门槛,我们要如何克服?
(3)跨越青春门槛,我们要有×××的态度。
青春之美,美在青春之容貌,青春之活力,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情感。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可以回忆往昔的纯真岁月,留恋那美丽的童年少年时光;你也可张望成人世界的精彩,表达对成熟的渴望;你可以描绘壮丽的人生蓝图,喊一声青春的号子;你也可以评说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抒发将青春献给祖国的豪情壮志……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 ”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清楚,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感悟 ”后面所填词语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种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阐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可见这道题的写作视角是相当宽泛的,只要你能从心灵深处提取动人的“生活切片”,对题材进行深刻挖掘,就能写好这篇作文。
题目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但从“感悟”一词来看,显然不适合写说明文,而议论文、抒情散文,记叙散文、小小说都是可以写的。下面几种构思及点拨可作参考:
一、写议论文必须以具体形象为出发点,以对某一形象的感悟、阐发为主要内容。比如《感悟花芽》,可以写自己面对花芽时产生的联想,表达自己“愿做小小的花芽,让风雨的洗礼,催开成功的花朵”的观点,然后以别人看来“花芽太小,”、“花芽太嫩”、“花芽太弱”三句话,分别引出若干事例——有志不在年高的事例、少年身残志坚的事例、年少位卑也敢为国争光的事例,论证“花芽”虽小、嫩、弱,但历经奋斗磨炼,定能催开成功的花朵的道理。
二、写抒情散文必须让自己的情感与具体形象(细节)水乳交融。比如写《感悟高三》,构思时高三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会纷至沓来,浮现在眼前。写什么?高三生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根据高三生活的一些特点,选取典型细节,在夹叙夹议中抒发感情。值得注意的是,抒情散文写作前酝酿感情极为重要。感情充沛,才能思如泉涌。
三、写记叙散文或小小说必须设置情节,安排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情节(或者说人物的命运)是文章的“感点”,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结尾“画龙点睛”,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人物的“感悟”贯串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作文题。命题意图主要是想通过写作来检测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感悟的过程,就是感觉、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的过程。感觉、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领会,只有张开联想的翅膀,在所感之“具象”与相关、相似之“事理”间自由翱翔,让思维的钻头从事物的表象“钻”进事理的“内核”,才能说是准确地把握了命题。
[例文]
感悟生命(小小说)
灰蒙蒙的天不知为何在偷偷地阴笑着,我一屁股跌坐在洒满阳光的嫩绿的草坪上,手里摆弄着一棵刚刚扯下还没来得及枯死的太阳草,还是那个熟悉的四边形,我知道明天又是个好天。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我坐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下,身上满是从树叶的空隙间漏下来的一点一点斑驳的黑影,把我映得活像只金钱豹,我倒觉得当只豹子也不错,每日为了生存奔波,不必去想那许许多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什么成功与失败,活下来就是成功,饿死了就得认命。
我面前是一条日夜奔流的大河,足以让孔子再感叹一次“逝者如斯夫”。但就是这样的大河也摆脱不了冬日里断流的悲惨命运。我其实不想选择这条河,因为冬日里会让尸骨重见天日,我想选一条不会断流的河去作我一生中最壮观的一次实验,但没办法,在我的城市里他是唯一的。谁叫物以稀为贵呢?
现在不过早晨八九点钟,我还想再坐会儿,没有人的地方总是显得好美。
在我的周围有好多蒲公英呢,他们绕着我飞舞,仿佛我是这个世界的花的头儿。可以享受这个有风的早晨不必有一丁点儿的付出。
蒲公英!我突然想起妈妈曾经说过的话,每个蒲公英都带着一个小小的种子,到了合适的地方就会生根,但如果环境不合适,如果过干或者过湿,如果过热或者过冷,她都不会长大。天,那么多如果,蒲公英还没绝种么?
我环顾四周,发现目所能及的地方都能看见她们,在微风中轻摆,像母亲送着自己的孩子去远征。那么纤细,那么坚强。
原来,生命并不是脆弱的。
原来,生命可以直面挫折。
……
现在十点,我想我该回家了。
[例文评析]
这篇小小说语言含蓄,笔法较老练。文章写“我”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后,来到河边想作“一生中最壮观的一次实验”。到底是什么使之轻生的呢?作者没有点明,只在当身上满是树叶的斑驳黑影,把我映得活像只金钱豹时说过,“我倒觉得当只豹子也不错”,“不必去想那许许多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什么成功与失败”。这种现象是具有生活的真实性的,可以让人去想象。“我”的思想发生转折的契机,是面对蒲公英时的一番遐想,先由感觉产生感受,进而融汇感情,直至升华为感悟:“生命并不是脆弱的”,“生命可以直面挫折”。全文情节以“我”对生命遇到挫折时的激烈心理冲突而展开,以“我”对生命的正确感悟而收束,准确地体现了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阳台上的丝瓜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不能挽回就放弃
有位诗人这样说过:记忆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有人因打翻了牛奶仍在哭泣,有人因为失去太阳仍在叹息,也有人因为一叶飘落仍心神不宁。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免会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了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能挽回的就挽回,不能挽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弃!
一味地沉浸于失去的悲痛,不但不能挽回,反而使自己更加悲痛;一味地回味悲痛,只会将悲痛放大,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悲痛。于丹说过:“当我们遭遇某种不好的影响时,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是使自己冷静下来,接受它,然后说忘记。”这样才会及早地使自己从阴影中走出来,以更好的姿态去坦然地生活。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人问他为什么。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如果总是背着失误或错误的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面对过错消极地沉湎于烦恼和悔恨之中,代价实在是太大。痛悔和思过仅仅是昨天的一个短短的小结,而我们却用凝固的时间换取了长久的谴责。结果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刻毒的挥霍。悲哀已无法弥补以往的过错,痛苦已抹不掉那许久的失落。面对不能挽回的无法完整的“缸”,你能做的是放弃,像卖缸人一样,头也不回地勇敢地往前走。
放弃不可挽回的东西,使人集中精力,继续开创明天。不管我们失去的是什么,不管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让我们慢慢去淡忘,那些东西常常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我们应振奋精神面对我们的将来。
命运的概念是前行而不是退缩,好也罢,坏也罢,都要轻装前行。我们要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一直往前走。只因,我们需要展望未来。
本题解析:(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把缸变成完整的。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伤害自己,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机会。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理,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点评:就本次作文来看,有利于学生展开自自己的思维,关注生活,展示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引导学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