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A.辛丑秋,将之江阴 B.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盖夫秋之为状也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C.非为织作迟,尹家妇难为 D.草拂之而色变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①朝暮送谊粥。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遣致之,而缭清静自保,无所交结。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带崩,绦为复土校尉。
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钟杂定郊祠礼仪,以诚记②正《五经》异说。北海周泽、琅邪承宫并海内大儒,绦皆以为师友而致之于朝。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者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救郡国简用良俊。又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显宗并从之。
二年,以寿张国益萦平王,徒封给燕侯。其后广陵王荆有罪,帝以至亲悼伤之,绦与羽林监南阳任魄杂理其狱。事竟,奏请诛荆。引见宣明殿,帝怒曰:“诸抑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抑等衣尔邪!”绦仰而对曰:“天下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春秋》之义,‘君亲无将③,将而诛焉。是以周公诛弟,季友鸡兄,经传大之。性等以荆属托母弟,陛下留圣心,加侧隐,故敢请耳。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帝叹息良久。绦益以此知名。
其后弟鳍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绦闻而止之,曰:“建武时,吾家并受荣宠,一宗五侯。时特进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贵宠过盛,即为祸患,故不为也。且尔一子,奈何弃之于楚乎?”鳞不从。
十年,给卒,帽④赠甚厚,谧曰哀侯。帝遣小黄门张音问所遗言。先是河南县亡失宜丛,典⑤负者坐死及罪徒者甚众,遂委责于人,以偿其耗。乡部吏司因此为奸,给常疾之。又野王岁献甘缪、膏怡,每辄扰人,吏以为利。给井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音归,具以闻,帝览之而悲叹,救二郡并令从之。(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二·樊绦列传》)
[注]:①中黄门:宦官。以下‘小黄门’亦宦官。②试记:预言将来事情的书。③将:做篡夺杀戮的事情。④帽:读feng,送给丧家助葬之财物。⑤典:抵押典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练外戚,争遣致之 致:邀请
B.诏绦与羽林监南帕任魄杂理其狱 狱:监牢
C.男可以尚主 尚:匹配
D.遂委责午人,以偿其耗 耗:损失
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明樊鲜“谨约”的一组是( )
①练清静自保,无所交结
②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
③事竟,奏请诛荆
④绦并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
⑤弟鲸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练闻而止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练居家严遵孝道。他侍奉后母极为孝顺。后母去世,樊绦因哀痛过度,身体患病,不能支持。汉光武帝常常派宦官在早晨晚上送糜粥给樊绦以表体恤。
B.樊绦为臣坚持原则。广陵王刘荆有罪,汉明帝因为广陵王刘荆和自己是兄弟关系,因此特别悲伤惋惜,樊绦用《春秋》之理劝国君应杀掉妄图篡权的亲属。
C.樊练做事谨约自持。他秉承了父亲的风尚,远避权势,洁身自守;樊鳍却想娶楚王的女儿为妻,高攀帝室。樊绦认为贵宠太盛会招致祸患,但樊鳍未从。
D.樊练为国死而后已。樊绦去世前,汉明帝派张音询问他的遗言。张音把樊练因病没来得及说的两事报告汉明帝,汉明帝为之悲叹,下令按他的遗愿去做。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河南县亡失官钱,典负者坐死及罪徙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一生坎坷陈同甫
[明] 李贽
?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①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语数侵澹,澹闻而噪之,即缴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日:“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繇②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属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而辛弃疾,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光宗即位。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③,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擢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亮志存经济④,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李卓吾曰:终始知公者叶。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士唯患不粗豪耳,有粗有豪,而后精细出矣;不然,皆假也。
?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选读》,有删改)
? [ 注] ①种放:北宋隐士,屡辞征辟,后诏至京,“对崇政殿,以幅巾见,命坐与语。……即日授左司谏,直诏文馆,赐巾服简带”。②繇:通“由”。③不朝重华宫:指光宗与退位为太上皇的孝宗不和。重华宫为孝宗居处。④经济:经国济民。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诣阙上书? 阙:朝廷
B.帝欲官之,亮笑曰? 官:让……做官
C.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 首:告发
D.而属台官论亮? 论:讨论,评定
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成语中加粗词的用法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
①沐猴而冠
②风餐露宿
③衣锦还乡
④丰衣足食
⑤草菅人命
⑥扬长避短
⑦不期而遇
⑧不耻下问
A.①⑥⑧
B.①③⑦
C.②③⑦
D.④⑤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亮才华卓绝。他喜欢谈论军事,而且文思敏捷,几千字的文章一会儿就写好;郡守周葵非常器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后来被光宗皇帝亲笔提为第一名。
B.陈亮见解独到。和金人议和以后,大家都很高兴,认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唯独陈亮保持清醒的头脑,呈献了《中兴五论》。但是奏折送上了,却没有得到回复。
C.陈亮一生坎坷。先是因酒后乱说大话招致牢狱之灾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后又因家僮杀人案陷于一场官司之中,只是因为皇帝和辛弃疾的极力营救才免于一死。
D.陈亮既有经国济民之志向,又有经国济民之才能。他虽然最后被授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的官职,但没有到任就去世了。在文中,作者既赞扬了陈亮,又深深同情他的遭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始知公者叶。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