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糊涂”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经过公选后才悬挂的,该班的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的“表示赞同”。
你如何看待这则标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追逐梦想需要疯狂
孩提时期,我们都是怀揣着梦想的孩子。每当老师问起梦想,总会答:“我要当医生”,“我要做老师”……然而,追梦之路漫长而充满荆棘,能实现的又有多少人?不带点疯狂,这条路如何走下去?
古往今来,成功人士总会有惊人的疯狂举动。
一生充满悲剧的音乐家贝多芬,毕生以音乐为伴,他曾把自己关在一家旅馆里,昼夜练琴,累了,就趴在琴上睡,手指练得发热,就在水里泡一下,还因此被楼下的旅客投诉天花板漏水;比他更疯狂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为了画好人体而去解剖尸体,还被尸臭味熏得几天吃不下饭,在工作室创作时,也是昼夜不分,困了就和衣倒床上休息,衣服不换、鞋子不脱,以致后来脱鞋子时竟能脱下一层皮;爱迪生因为满脑子都是实验以致忘了自己的名字;陈景润因为时时刻刻想着数学题以致撞到灯杆后竟对着它说“对不起”……这是何等的疯狂啊!这种疯狂的劲头足以冲破所有险阻,跨过所有羁绊,斩断所有荆棘,带领人走向成功。世间的艺术家科学家多如流沙,但真正出类拔萃、流芳百世的,就只有那些曾经为梦想而疯狂的不朽人物。
当然,在当今社会,这些疯狂的举动无疑过度了。或许,另一个人物的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夏达,第一位成功打入日本漫画市场的中国漫画家。作为一名80后,夏达从下便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这显然有驳于传统职业,为此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是,为了心中那份坚持已久的梦想,她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有限的资金,毅然北漂。开始的时候,生活十分不如意,无人青睐她的作品,使她几近崩溃。但她不甘心,为了使那个埋在心底的梦想发芽,她决心发誓疯狂一次。于是,她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暗的地下室内,以馒头充饥,夜以继日地画,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病了就多喝水,吃点药,几天才上街买一次日常用品……这样一段时间后,她终于等来了她的橄榄枝,并一炮打红!
追求梦想总是充满挫折,没有人能一蹴而就。夏达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追梦者,没有过人的才华,却因为有着比别人多一份的疯狂,使她能在最困难的时候突破,在别人都退缩的时候抵达成功的彼岸。
对我们高三学生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然而在当今这个五光十色的繁华世界中,总有太多杂念使我们分心,让我们无法坚定地沿着自己的梦想走,因此我们更需要一些疯狂,让我们能沉浸在自己的梦想当中,一心一意实现它。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励志标语上留下厚重的时代印记。“滚去学习”,说明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也可延伸更深层立意,从人生的志向、追求、梦想等角度立意,可参考以下立意:
1、就学习的对象而言,无论是否高富帅都应努力学习;
2、学习不仅仅是实现高富帅的途径,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3、这种功利色彩较浓的“励志”标语不值得提倡,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用标语鞭策激励他们是可取的;
5、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必要途径,自身条件不好的更要通过学习来改变。
6、要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张晓风说:“我渴望赢,有人说人是为胜利而生的,不是吗?”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烧起来!”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写道:“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
遭受着战争摧残的人们渴望和平的生活,沙漠里艰难的跋涉者渴望看到绿洲,启锚远航的海员渴望抵达海洋的彼岸……生活中,人们有太多太多的渴望,正是那一个个的渴望,引领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描绘美好的明天。请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请以“掌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与“掌声”有关。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掌声”说明书
“掌声”一药乃本公司吸收古今中外千百年来医药之精华,兼容几十味中西名贵药材研制而成。本药自上市以来,获得好评如潮,短短几年,已使数万里患者重获健康。
[名称]掌声(英文名:applause)。
[成分]尊重、信任、鼓励、支持、善待、关爱、贡献、自信等几十味中西名贵药材。
[功能与主治]生活中过分地不相信自己(即生理学上俗称的自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症候群。例如:心烦、意乱、胆小、脸易红、怕人、在生人面前表现拘谨、言谈不放松等症状,本药对此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那些久治不愈,或是愈后易复发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另外,生活中过分自大、自负,目中无人,不可一世,爱出风头等患者,服用本药品的副作用很大,忌服。
[用法与用量]由于此药是经各味名贵药材均精心配制的,用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一个疗程便可基本痊愈。轻微自卑患者应在家长或朋友的指导下酌量使用,两天一次;而病症较重的患者,应该适量增加用量。少儿应该在家长与医生的叮嘱下用药,切忌过量用药,以免发生病变,例如:由自卑变为自负。
[保存]应该用有色陶瓷瓶装入密封,保存在阴暗处,以免受外界影响变质、挥发,丧失药效,使患者加重病情,或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后果。
[注意]由于本品的各种药材人人身上都具备,虽然含量不同,但各药材再生能力强,易于转变。更需注意的是:此药品切忌滥用。由于每个人对药品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故用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在24小时内的症状表现。若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如爱说大话,言语傲慢、手舞足蹈、唾沫飞溅等,此乃典型的药后过敏反应;但不必担心,只要患者继续服用“掌声”一个疗程,以前服用“掌声”所带来的副作用会逐渐消失。
最后,我代表我公司并携全体员工,对您选择我们的这种新药表示祝贺和感谢。希望本要能够药到病除,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本公司郑重承诺,此药品不含兴奋剂,望患者认准防伪标志,到正规大医院投医、购药。
××心理学制药公司
[点评]这篇文章是有创新的,也可以说是化平淡为神奇的一篇佳作。作者能避开常规的写法,采用药品说明书这一特有的文体样式,把“掌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话题诠释得美不胜收,“掌声”的内涵也解释的深刻而富于意蕴,意义的挖掘,使文章形神兼备、意趣横生。可以说文章所及材料是常见的,但在这里就显得新鲜;见解也是一般的,但在这里就显得新颖;构思并非独到,但在这里就显得心巧。其关键就是将蕴含个性思想的内容与这种特有的形式进行了巧妙的创新融合。这就是创新的效果、创新的收获。
本题解析:这个话题作文只要写作的内容与“掌声”有关即可,不必考虑前边的引导材料。“掌声”有形象直观的,有抽象隐含的;有真诚的,有虚伪的……可从正面给以赞赏,可对不良的进行指责(如有的通过新闻媒体给政府机关唱赞歌、粉饰太平等);可以从历史文化、封闭自己方面谈不给以掌声,可以从人的精神生活、思想观念方面点明需要给点掌声。此话题可以从“掌声”的内涵(尊重、善待、支持、信任、鼓励、关爱、自信等)是什么、为什么要给以掌声(谈其作用)、怎样给以掌声(要把握对象、火候等,恰如其分,适时地给以掌声)等方面进行写作,并挖掘其深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景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如,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呜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曾写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把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说得透彻明了。
随着的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和方式日趋多元化。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在“书山有路_______为径”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书山有路疑为径
在人生的道路上,怀疑就如一颗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说:书山有路疑为径。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就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得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不仅没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种精神。如今,历史的年轮已转过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书山有路疑为径,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有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不像命题作文那样有过多的限制,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于自主化,更不像材料作文那样有较大的审题立意难度,可以说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考生在写作这类作文时,首先要对作文题目进行补充完善。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就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作文的选材范围或是作文的立意。因此在拟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注意题干和所给材料所提供的选材范围和提示的立意方向,抓住关键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角度,然后根据所确定的立意角度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选择材料写作文。本题从所给材料和题干要求看,审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所写内容是一种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就可以,例如,考生的作文可以立意为“获取知识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韧劲”,写“书山有路韧为径”;可以立意为“要想学到知识,必须乐学、爱学”,写“书山有路爱为径”;有的考生可能觉得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那就可以写“书山有路网络为径”;还可以写“书山有路坚持为径” 、“书山有路自信为径”等等,确定了立意的,材料也就好选了。考生一定不要忽略题干要求中不“能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题的要求”。文体上看,除诗歌外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善长的文体来写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