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A.富贵而归故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买臣见弃于其妻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多于南亩之农夫 D.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节选自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国士之目目:名称。
B.议者方之刘真长方:比拟。
C.会得白鹿会:恰巧。
D.属文长作表属:隶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一切可惊可愕之状羁人之寒起
B.为山阴诸生故其为诗
C.公以是益奇之不以模拟损才
D.遂乃放浪曲蘖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
小题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说明徐渭有才气及孤傲的一组是(?)(3分)
①然数奇,屡试屡蹶。?②好奇计,谈兵多中。
③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④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⑤其名不出于越。?⑥以疑杀其继室下狱。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是山阴县生员,他在巡抚胡宗宪幕中,曾经为胡写奏章,嘉靖皇帝看了大为高兴。此后,一切奏疏计划,都出自徐文长之手。
B.徐文长在科举上不得意,纵情于饮酒、山水,写出高水平的诗文。他追求高雅,不和流行格调相合,对当时的所谓文坛盟主很不客气,因此他的名气不能超出越地。
C.徐文长还擅长书法,笔意奔放苍劲,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美女虽老风韵犹存。他还以余力作画,超逸有致。
D.到了晚年,徐文长装疯卖傻更加厉害。有时带钱到酒店,叫下层仆役一起喝酒。还用斧头砍自己的脑袋,用锥子刺自己的耳朵,结果都没有死。
小题5: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B.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C.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D.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6分,共6分)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4分)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3分)
5、阅读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秦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而楚相亡璧 亡:丢失
B.因而数让之曰 让:谦让
C.始吾从若饮 若:你
D.我顾且盗而城 而:你的
小题2:下列各项加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求益,反见辱君既若见录
B.以子之材能乘骐骥以驰骋兮
C.然恐秦之攻诸侯唯草木之零落兮
D.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B.念莫可使用于秦者
C.因而数让之曰
D.子毋读书游说
小题4: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张仪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3分)
①视吾舌尚在不?②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③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④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⑤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⑥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小题5: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
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D.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
小题6: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的一段文字断句。(4分)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6分,每题3分)
①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
?
②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