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9 21:40: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剑桥大学在维修几百年前建的一幢老房子时发现,其橡木房梁已经严重损坏,不能再用。如今到哪里去找,如此粗大的橡木房梁,这可难坏了维修人员。过了几天有人发现,在学校附近有一片橡树林,完全可以用来维修老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该房子的设计师在建房时就想到了以后的维修问题,特意种下了这片橡树林。几百年后,橡树林果然派上了用场。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千:该设计师真有远见,剑桥大学真有福气!
  请以“远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道试题指向青年人的责任感,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当代绝大部分的学生受到太多的关爱,往往只知所求而吝于承担。三则材料命意具有梯度,层层推进,要求学生将自我在社会和历史进程中定位。
本文立意,可集中谈承担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类进步的责任中的某一项,也可采用层进式结构,兼谈三个方面。
【素材金库】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青年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类跋涉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总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以超人的智慧洞察世界的本质,以卓越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弗兰克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社会是一个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大家庭,唯有自觉承担起彼此的职责才能让整个社会和谐向上地发展,因此谈责任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深刻更透彻。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他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写出两个工整的字,那就是“责任”二字,他寄出的不是债务,而是他闪光的心。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便是还债,也无悔无憾,他带给了社会巨大的财富,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是当代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你对此联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有为有不为”,就是说有些事情应该做,有些事情不应该做,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绝不能止于这个层面,否则理解就流于肤浅,例证也只能罗列。
想立意深刻,我们不妨以问导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而引导我们对问题做出更为深入的思考比如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其中做与不做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你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举个例子来说,陶渊明为什么要舍弃“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衣食无忧的仕途,而选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食不果腹的农家生活?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这个事例不难写出来,但关键要写出这个行为背后的灵魂,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种文人的傲骨,那种不屈的精神只有写出了这个内在的东西,我们才能说你的思考还不赖
当然也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面对这些该做不该做的事,光有判断还不够,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做到?因为我们听惯了一些官员的忏悔,我们也深知知易行难的常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需要一种心灵的坚守人之美德,仁义礼智,存乎一心,也守乎一心坚持心灵的中正磊落,能于利益煎熬、死生取舍间不动摇,不迷惘,进而能成就更大的人性之美,人生之德立意深刻只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在行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
一是“有为有不为”的主语应是同一个对象,而不能用张三的“有为”对比李四的“无?为”,因为如上所述“有为有不为”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方法,是个人三省吾身的手段,如果写两个不同人的对比,显然在理解上就有些偏颇。
二是“有为有不为”的事件必须落到实处,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带过举例来说,谭嗣同亦是“有为有不为”之人,他的“有不为”是什么?是在大祸临头之日,在友人极力规劝之时的绝不逃避,此所谓“所欲有甚于生者”;他的“有为”是什么?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慷慨赴死,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天地间浩然正气!
三是从词语的结构关系看,“有为有不为”既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是条件关系,“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我们在文章当中,最好是第一自然段,要明确点明,这样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思辨性,审题才会准确,立意才会无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蓄积勃发首先是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其次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再次是一种“忍”“韧”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收敛和自省,锻造灵魂的手段。
  请以“蓄积与勃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瑞士皮卡得家族,是个擅长冒险的家族,“变成鸟或鱼”一直是他们的梦想,他们信奉“一
切重新开始”。在深圳举办的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题口号是“从这里开始”。
  请以“从这里开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