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2:01: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故(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 吾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决)
? 爱其子,择师而之(教育)
?D.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厚秦王宠臣/不可不自来谢项王
B.起不意/燕王诚怖大王之威?
C.关,毋内诸侯/进兵北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了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何绝我之暴也暴: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已诎:屈从
C.请鬻于世鬻:卖
D.免人于厄厄:困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载而与之俱妇
②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今年春,余统帅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及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古文观止》序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其 审 音 辨 字 无 不 精 切 而 确 当 批 阅 数 过 觉 向 时 之 所 阙 如 者
【小题2】文中“付诸梨枣”的近义词是( )(1分)
A.付之丙丁
B.付之厥如
C.付梓
D.梨园弟子
【小题3】序言中,作者认为编撰《古文观止》的意义何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小题4】《古文观止》中收录了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他的文赋代表作还有     ,     


参考答案:
【小题1】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
【小题2】C
【小题3】规范启蒙教育,帮助后世教学
【小题4】《子虚赋》《上林赋》等


本题解析:
【小题1】文言断句的解答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疏通全文,了解全段的意义;二是要联系前后文,推断画线句子的含义,根据已有的标点符号,理解句子,推断未知处标点;三是确定句中的重点词语,并关注表句中停顿的常见的语气词。句中“而”连接“精切”和“确当”,用“无不”双重否定修饰,所以“无不精切而确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句,题中要求限三处,答案就明显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付诸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A项“付之丙丁”是指用火烧掉;B项“付之厥如”是指欠缺本应具有之物;C项“付梓”指书稿雕版印行。梓:刻板,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D项“梨园弟子”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根据文意推断,只有C项“付梓”恰当。
考点: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次为识记A.
【小题3】本题需对全段内容进行分析,找准写“编撰《古文观止》的意义”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一句中“以此”表明意义所在,全句意思是“用《古文观止》来规范儿童的启蒙教育,帮助后世的教学,它的意义难道会小吗?”可以此概括为“规范启蒙教育,帮助后世教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这类题涉及到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的扩展,特别要注意对篇目和学术上特定称谓等的理解和识记。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考点: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次为识记A.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厍狄士文,隋朝代人也。祖干,齐左丞相。父敬,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士文性孤直,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在齐袭封章武郡王,官至领军将军。周武帝平齐,山东衣冠多迎周师,唯士文闭门自守。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高祖受禅,加上开府,寻拜贝州刺史。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其子常啖官厨饼,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一百,步送还京。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门,亲旧绝迹,庆吊不通。法令严肃,吏人股战,道不拾遗。有细过,必深文陷害。尝入朝,遇上置酒高会,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满,余无所须。”上异之,别加赏物,劳而遣之。士文至州,发擿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余人而奏之,上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泣之声遍于州境。至岭南,遇瘴疠死者十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士文闻之,令人捕捉,挝捶盈前,而哭者弥甚。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东赵达为清河令,二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上闻而叹曰:“士文之暴,过于猛兽。”竟坐免。
未几,以为雍州长史,士文谓人曰:“我向法深,不能窥候要贵,必死此官矣。”及下车,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人多怨望。
士文从父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之后,赐薛国公长孙览为妾。览妻郑氏性妒,谮之于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娉以为妻,由是士文、君明并为御史所劾。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家无余财,有子三人,朝夕不继,亲友无内之者。?(选自《隋书》卷七十四)
小题1:对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莫与通狎狎:亲近
B.寻拜贝州刺史寻:不久
C.无所宽贷贷:借出
D.而哭者弥甚弥:更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①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②长吏尺布升粟之赃
C.①士文枷之于狱累日②士文之暴,过于猛兽
D.①其子常啖官厨饼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厍狄士文严酷的一组是
①唯士文闭门自守?②士文枷之于狱累日?③有细过,必深文陷害
④上悉配防岭南?⑤令人捕捉,挝捶盈前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厍狄士文,是代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性格孤傲耿直,本来是齐国的领军将军。周武帝平定齐国之后,多数人都开门迎接周国的军队,厍狄士文却闭门自守。
B.厍狄士文为政十分严酷,官吏们有贪赃枉法的行为,他绝不徇私。曾经上奏将一千多人发配到了岭南,死了十多个人,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C.厍狄士文受到周武帝的赏识,曾经任随州刺史、贝州刺史、雍州长史。他为人清廉,不接受公家财物,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D.皇帝赏赐公卿,让他们自己任意取用财物,厍狄士文只拿三匹绢。他做官公私分明,连自己的儿子吃官厨的饼,也一样严惩。
小题5: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文惠太子)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4分)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分)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A
小题:D
小题:B
小题:①(文惠太子)见到祖冲之所制的历法,启禀武帝施行,文惠太子不久去世,这件事就废置了。(评分标准:共3分。“启”“寻”“寝”为重点词语,错一处扣1分。意思对即可)
②译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评分标准:共2分,“刑”“御”为重点词语,错一处扣1分。意思对即可)
③译文:况且燕赵处在秦灭亡六国将要全部完成的时候,可以说智谋穷尽,力量单薄,战败而被灭亡,确实是没有办法。(评分标准:共3分,“殆”“智力”“诚”为重点词语,错一处扣1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贷:饶恕)
小题:(都是“即使”;B①句中的“之”是代词指厍狄士文,②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C①句中的“于”是介词“在”,②句中的“于”表比较,是“比”的意思;D①句中的“其”代词指厍狄士文,②句中的“其”是代词,指代自己)
小题:(①只能说明厍狄士文“性孤直”,④是皇上的行为)
小题:(对“死者十八九”的理解有误)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厍狄士文,隋朝代地人。祖父厍狄干,是北齐的左丞相。父亲厍狄敬,官至武卫将军、肆州剌史。厍狄士文性格孤傲耿直,即使是邻居和至亲也没有人和他来往亲近。在北齐袭封章武郡王,官至领军将军。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山东地区的士族大多出来迎接北周军队,惟独厍狄士文关起门来守节。北周武帝感到惊奇,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隋文帝接受禅让建立隋朝,升授厍狄士文为上开府,不久又任命为贝州刺史。厍狄士文生性清白刻苦,不接受规定俸禄以外的供应,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他的儿子曾吃公家厨房中的面饼,厍狄士文就把儿子用枷锁在监狱中好多天,打了一百杖,徒步押送他回京。家里僮仆都不敢走出大门,所购买的盐和蔬菜,都是在辖境以外买来的。凡是出门进门,都在门上贴封条,亲戚故旧都不上门,喜事和丧事也互不来往。他严格执法,署下的官吏战战兢兢,路不拾遗。凡是别人小有过失,一定要千方百计引用法令加以陷害。一次上朝,碰上隋文帝设宴大会群臣,赏赐公卿大臣进入贮藏钱帛的左边库藏,随他们拿取财物绢帛。别人都拿了很多,惟独厍狄士文只是嘴里咬一匹绢,两手又各拿一匹。隋文帝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臣的嘴里手里都满了,没有别的需要。”隋文帝感到惊异,另外加赐物品,加以慰劳并把他派往贝州。厍狄士文到了贝州,揭发隐藏的奸人,地方官接受一尺布一升粟的贿赂,也不加以宽免。逮捕了这一类人有一千多个,上奏隋文帝,隋文帝把他们统统发配岭南戍守。发配的时候,亲戚前来送行,哭泣的声音遍及全州境内。他们到达岭南以后,又遇上瘴疠疫病,死去的有十分之八九,于是死者的父母妻儿都哭骂厍狄士文。厍狄士文听说这一情况,就让人抓捕,被鞭打的人塞满堂前,可是哭骂的人却越来越厉害。当时有京兆人韦焜任贝州司马,河东人赵达任清河县令,这两个人对百姓都凶恶刻薄,惟独长史能够爱护百姓。当时人把这些人编成民谣说:“刺史治民如同恶鬼,司马发怒好像蝮蛇,长史带着笑容判案,清河县令生吃活人。”隋文帝听到了叹息说:“厍狄士文的凶暴,超过猛虎。”终于因此而被免官。
没有多久,任命他为雍州长史,厍狄士文对别人说:“我素来执法认真严肃,不能窥测逢迎权贵们的心意,这回就必定死在任上了。”等到上任以后,他严格执法,不避皇亲权贵,宾客没有人敢上门,很多人对他心怀不满。
厍狄士文的堂妹是北齐宫中的妃嫔,容貌美丽,北齐亡国以后,被赐给薛国公长孙览做妾。长孙览的妻子郑氏生性情嫉妒,在文献皇后面前说坏话,文献皇后命令长孙览和厍狄氏断绝关系。厍狄士文以此为耻,不和长孙览见面。后来应州刺史唐君明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娶厍狄氏为妻子,因此厍狄士文和唐君明都被御史弹劾。厍狄士文性格刚烈,在监狱中囚禁了几天,便愤怒而死。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三个儿子,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亲戚朋友中竟然没有接纳他们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