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万有引力律揭示了自然界中有质量的物体间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互吸引力,A正确;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B错误;根据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火箭全长58.3m,起飞质量为480t,刚起飞时,火箭竖直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有较强的超重感,仪器显示他对座舱的最大压力达到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21h内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将飞船运行的轨道简化为圆形。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对宇航员由牛顿第二、第三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地球某处海平面上测得物体自由下落高度h 所用时间为t ,到某高山山顶测得物体自由下落同样高度所用时间增加了△t. 已知地球半径为R ,试求山的高度H.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站发射了“嫦娥二号”,而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早已稳定运行,并完成了既定任务.“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最大不同在于“嫦娥二号”卫星是利用了大推力火箭直接被送到地月转移轨道,而“嫦娥一号”是送出地球后第三级火箭脱落.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在地月转移的轨道的一部分,从P向Q运动,直线MN是过O点且和两边轨迹相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A、卫星经过O点前后合力方向逐渐从指向轨迹上侧到指向轨迹下侧,直线M过O点且和两边轨道相切,判断O点介于地月轨道之间,所受到的引力分别相等,合力为0.所以卫星在此段轨道上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
B、曲线运动的速度为该处的切线方向,从P向Q运动,卫星在经过O点时的速度方向与ON方向一致.故B正确.
C、由轨迹的弯曲方向可知,合力对卫星做负功,动能减小,过了O点后合力对卫星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分析,在O处卫星的动能最小,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试题《未知》考点巩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