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C.刘翔用12.9s完成110m跨栏,成为新一届奥运会冠军
D.某场足球赛开赛20min后甲队攻入一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答: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是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A错误;
B、新闻联播节目19点准时开播,中的19点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B错误;
C、刘翔用12.9s完成110m跨栏,成为新一届奥运会冠军,他完成的一段时间,故C正确;
D、某场足球赛开赛20min后甲队攻入一球,开赛20min后是指的一个时间点,因此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C.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改变量的大小
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D错;“速度变化”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是矢量,速度变化的大小指的是这个矢量的大小,没有方向的要求,B错;“速度的变化率”意思是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是指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的大小”意思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是指变化的多少,C正确。
考点: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 逆时针方向运行。t =0时,将质量m =1kg的物体(可视为质 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则

A.传送带的速率v0=10m/s
B.送带的倾角θ=300
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
D.0?2.0s摩檫力对物体做功Wf= -24J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象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10m/s.故A正确.开始时物体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相等后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
.
.联立两式解得
.故B错误,C正确.第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摩擦力做功为
,第二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摩擦力做功为
,所以
.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它们处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是它的受力方向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将会停止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但是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只要合外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与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是一样的,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选项A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选项B正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没有确定的关系,故选项C错误.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再改变,而不是停止运动,故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