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现象一定属于完全失重的是
A.物体加速上升
B.物体加速下降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D.热气球在空中悬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具有向下为g的加速度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时,认为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应采取两条措施,即(1)______;(2)______.
参考答案: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
其次: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对小车有:F=Ma;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
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
故答案为:(1)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平衡摩擦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BC竖直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经AB段进入半圆轨道,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mg,之后向上运动完成半个圆周运动恰好到达C点。试求:

(1)小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
(2)小球从C点飞出后,触地时重力的功率。
参考答案:(1)0.5mgR?(2)
本题解析:(1)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 (2分)
在C点,同理可得:
解得:
? (2分)
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 (1分)
故克服阻力做功为0.5mgR?(1分)
(2)小球在C点飞出后以vC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分
设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与竖直方向成角θ,则重力的功率为P:
? (1分)
? (1分)
由以上各式得:
? (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象,求:

(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达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s.
参考答案:(1)由v-t图象可求出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10-44m/s2=1.5m/s2,
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4-04m/s2=1m/s2,
达到同速后一起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4-08m/s2=0.5m/s2.
(2)对m冲上木板减速阶段:μ1mg=ma1
对M向前加速阶段:μ1mg-μ2(m+M)g=Ma2
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向前减速阶段:μ2(m+M)g=(M+m)a3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mM=32.
(3)由v-t图可以看出,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s对应图中△abc的面积,故△s=10×4×12m=20m
答:(1)三个阶段的加速度分别为:1.5m/s2;1m/s2;0.5m/s2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为3:2;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s为2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滑块(可视为质点)经水平轨道AB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BC。已知滑块的质量m=0.50kg,滑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υA=5.0m/s,AB长x=4.5m,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圆弧形轨道的半径R=0.50m,滑块离开C点后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h=0.10m。取g=10m/s2。求
(1)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滑块刚刚滑上圆弧形轨道时,对轨道上B点压力的大小;
(3)滑块在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91exam .org
参考答案:解:(1)滑块从A到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摩擦力f=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由运动学公式υB2-υA2=-2ax
解得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υB=4.0 m/s
(2)在B点,滑块开始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N=21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轨道上B点压力的大小也为21N
(3)从B到滑块经过C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解得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Wf=1.0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