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填 “相同”或“相反”).
参考答案:0.68,1.6(或1.60),相反
本题解析:B点为AC两点的中间时刻,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加速度可利用逐差法求得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减小,由此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巧妙应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误差最小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是这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若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实验,可采用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①bcd?②更换质量不同的重物
本题解析:①三条橡皮筯遵守胡克定律,要测量拉力可以通过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和原长,得到橡皮筋的伸长量,研究拉力与伸长量的倍数来根据比例作力的图示.故a错误,bc正确.为了使两次实验效果相同,必须记下O点的位置来作参照.故d正确.故选bcd.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改变实验效果,只有改变重物的质量.故可采用的方法更换不同的重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低压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对应点
| B
| C
| D
| E
| F
|
速度/ms-1
| 0.122
| 0.164
| 0.205
| 0.250
| 0.289
|

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
?=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面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时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线;
③由
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①
? (2分)
② 如图所示?(2分)

③ 0.42? ? (2分. 0.41、0.43均给分)
本题解析:①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
②如图所示: 先在坐标图中描点,描点时后用平滑直线连线,连线注意原则:让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平均分布直线两侧。

③v-t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m/s.(答案均要求保角3位有效数宇)
参考答案:2.07? 1.22
本题解析:①加速度可以由逐差法求得
="2.07" m/s2.②D点为CE间的中间时刻,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1.22 m/s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______;B球加速度为______.
参考答案:设两球质量为m.
悬线剪断前,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弹簧的弹力F=mg,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悬线的拉力为2mg;
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F=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对A:mg+F=maA,又F=mg,得aA=2g,
? 对B:F-mg=maB,F=mg,得aB=0
故答案为:2g;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He that shoots oft shall at last hit the mark. 常练射击的人,总会命中靶子. /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