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
,基态能量为
,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电量大小为q.则(?)
A.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
B.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
C.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
D.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要大于等于电离能,A对;电子受原子核的电场力为
,静电场提供的电场力要大于等于电子受到的原子核的库伦力,所以场强最小为
,C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的平均寿命大约是900s,它能自发地发生放射性衰变,衰变方程是:
其中
是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的质量很小的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中子的衰变是β衰变,X是负电子
B.有20个自由中子,半小时后一定剩下5个中子未发生衰变
C.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D.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所以能量不守恒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由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自由中子的衰变是β衰变,X是负电子,选项A正确;半衰期是对大量粒子的统计规律,有20个自由中子,半小时后不一定剩下5个中子未发生衰变,选项B错误;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但是能量守恒,选项C正确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其中X是中子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
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
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3元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是质子,A错误;质量亏损为(2.0136+3.0150)u-(4.00151+1.008665)u="0.0184" u,释放能量为0.0184×931.5MeV约为17.9MeV,B正确;太阳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成为偏振光,再通过第二个旋转的偏振片,在第二个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最亮,在第二个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最暗,即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C错误;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只能知道太阳的应该情况,D错误。答案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由物理学史知,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CD正确,A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
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为移动电话能将我们的声音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也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所以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My motto is: Contented with little, yet wishing for more. 我的座右铭是:满足于一点儿,但是希望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