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______和______;遗漏内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②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③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填A或B).

(2)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若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两项):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______;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______不变;
③他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选择题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数量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F=ma既反映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N(力)与kg(千克)和ms-2(米每二次方秒)的乘积等效。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W(瓦)、C(库)、A(安)、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力的单位N(牛)等效的是(?)
A.T?m2/s
B.T?A?m
C.W/m
D.C2/m2
3、填空题 如图1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示意图.
(1)某同学在实验时,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一块平板上,让纸带的一端夹在小车后端,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将平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小车______(填“匀速”、“加速”、“减速”)运动.
②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前端.拉长橡皮筋使小车位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记下小车位置.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
③用2条、3条、4条、5条、6条橡皮筋分别代替1条橡皮筋重做实验,但必须让小车从______(填“同一位置”、“不同位置”)静止释放.
④在上述实验中打出的5条纸带中,分别找出小车开始近似做匀速运动的点,并分别测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1、v2、v3、v4、v5、v6.
(2)如图2的4条纸带中最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
(3)某同学记录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 条数 | 速度m/s | 速度平方m2/s2 1 1 1.28 1.64 2 2 1.75 3.06 3 3 2.10 4.41 4 4 2.26 5.11 5 5 2.68 7.18 6 6 2.96 8.76
|
①用W0表示一条橡皮筋做的功,请在坐标纸上(图3)画W-v2图象.
②根据你画的W-v2图象,你认为该同学第______次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问题可能在于该次实验时小车释放的位置距离打点计时器较原位置______(填“远”或“近”)
4、填空题 (6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有匝数为n的矩形线框abcd, bc边长为l,线框的下半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设为B,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在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线框中通以电流I,方向如图所示。开始时线框处于平衡状态。令磁场反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仍为B,线框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线框位移的大小是x,位移的方向________,用此实验装置测出B= 。

5、选择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奥斯特发现放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B.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提出了磁性起源假说
C.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D.楞次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