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两个带正电的粒子A、B以平行于电场的方向进入同一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初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已知两粒子飞入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两粒子的质量之比mA:mB=1:4,电荷量之比qA:qB=1:2,则两粒子进入电场后的最大位移之比sA:sB=______,到达最大位移所需时间之比为tA:tB=______.
参考答案:由题意可知,达到最大位移时,速度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0-12mv20=-qEs,则有最大位移与电量成反比,所以最大位移之比为2: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与qm成正比,即为aA:aB=qAmA:qBmB=2:1,
由位移公式s=12at2,可知,到达最大位移所需时间之比为1:1.
故答案为:2:1;1: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图中a、b是一质量m=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4s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手拉环的图象,测得θ=30°.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无法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A.汽车的长度
B.4s末汽车的速度
C.4s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D.4s末汽车合外力的瞬时功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以拉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下图:

故可知
,所以可解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所以可求得4s末汽车的速度为
,故B正确;而汽车在4s内的位移即汽车的长度,所以可求出,故A正确;由加速度和汽车的质量可求出汽车所受的合外力,根据
可求得汽车在4s末时合外力的瞬时功率,所以D正确;因不知道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所以不能求出牵引力,也就无法求出在4s内汽车索引力所做的功,所以C错误;本题问不能估算出的物理量,所以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2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
B的质量均为2 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
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 )
A.10 N?B.20 N? C.25 N?D.30 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AB整体分析,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整体AB的重力,当?施加力F的瞬间,弹力在瞬间不变,故A、B所受合力为10 N,则a=F合/(2m)=2.5 m/s2,后隔离A物块受力分析,得F+mg-FN=ma,解得FN=25 N,所以A对B的压力大小也等于25 N.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在间距d=0.1m、电势差U=103V的两块竖立平行板中间,用一根长L=0.01m的绝缘细线悬挂一个质量m=0.2g、电量q=10-7C的带正电荷的小球,将小球拉到使丝线恰呈水平的位置A后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问:
(1)小球摆至最低点B时的速度和线中的拉力多大?
(2)若小球摆至B点时丝线突然断裂,以后小球能经过B点正下方的C点(C点在电场内,小球不会与正电荷极板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则BC相距多远?(g=10m/s2)
参考答案:(1)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到摆到最低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mgL-EqL=12mv2?
? 又E=Ud,
? 代入解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
?
A.处于失重状态
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车加速上坡时,因加速度有向上的分量,所以乘客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乘客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加速度,所以受摩擦力作用,B错误,乘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正确。因为乘客的加速度是沿斜坡向上,故所受合力沿斜坡向上,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