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动能定理及应用》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四)
![]() 参考答案:A、AB段的加速度a1=△v△t=3-22m/s2=0.5m/s2.物体的质量m=Fa=20.5kg=4kg.BC段的加速度a2=△v△t=4-34m/s2=0.25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2,则摩擦力f=1N.所以t=6s时,拉力F的功率P=Fv=2×4W=8W,克服摩擦力的功率P′=fv=1×4W=4W.故A正确,B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斜面AB和水平面BC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在B处用小圆弧连接.将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P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处,并轻推一下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关于此情况下铁块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设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AB的倾角为θ,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1-μmgs2=0,
整理得:mgh-μmg(s1cosθ+s2)=0,
而s1cosθ+s2等于OP的长度,即h-μ.OP=0,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故小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点,与铁块的质量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 12分)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s=1m,BCD是半径为R=0.2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D为轨道的最高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一带正电
的小物块质量为m=0.5kg,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小物块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点,试求:(g=10m/s2)
(1)撤去F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
(2)在半圆形轨道上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1)v=6m/s?
(2)4J
本题解析:(1)物体从A运动到B,根据动能定理可得:?(3分)?
求得:v=6m/s?(1分)
(2)物体恰好能到达D点,此时轨道的压力为零,则:?1?(3分)
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3分)
联立1、2可得:Wf = 4J?(2分)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由A到B应用动能定理求得在B点速度大小,物体恰好通过D点,说明只有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此求得D点速度大小,物体有B点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得阻力做功大小,主要是通过受力分析确定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正负,初末状态动能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滑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受到一个大小为10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上恒力F作用开始运动,当物体前进L=1.0m到达B点时撤去F,滑块最终停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滑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0.2,求BC间的距离x。(cos37o=0.8,sin37o=0.6,g取10m/s2)
参考答案:解:对滑块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x=1.3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题《磁现象和磁场》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