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因此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的同时,也一定受到弹力的作用
D.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于分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故A错误.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故B错误.
C、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有弹力,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故C正确.
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可能比分力大,可能比分力小,可能与分力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摩擦力的方向,这是个易错点,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知“相对”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当斜面倾角变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压力增大
B.物体对斜面静摩擦力增大,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不会沿斜面下滑
D.物 体对斜面静摩擦力减小,方向沿斜面向上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沿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即
,当倾斜角变小时,压力增大;物体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沿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方向沿斜面向上,当倾斜角变小时,静摩擦力变小,所以物体仍保持静止,所以A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两个共点力,F1=10 N,F2=15 N,则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0
B.10 N
C.30 N
D.50 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两次弹簧秤作用的效果相同
B.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C.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D.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要掌握:正确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理解“等效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
解答:A、为了使两次拉橡皮条时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实验中要求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故A正确;
B、在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一定取90度.故B错误.
C、因为两根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条拉力等值反向,实验橡皮条拉力为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为分力.故C正确.
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分力大小可以都比合力大,因此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要注意在平时训练中多加强练习.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
A.5:6
B.6:5
C.3:10
D.10: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已知两物体质量之比和合外力之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它们的加速度之比.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aA=
,aB=
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aA:aB=
:
=6:5
故选B
点评:本题只要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就能正确求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规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