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度放一铁块.(取g=10m/s2)试问:
(1)第1块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了L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木板上放有多少块铁块?
(3)最后一块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远?

参考答案:(1)木板最初做匀速运动,由F=μMg解得,μ=FMg=50N100N=0.5
第l块铁块放上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即有:
μ(M+m)g-F=Ma1 代入数据解得:a1=-0.5m/s2;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21-v20=2a1L,解得v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都等于
?B.
和0?
C.
·
和0?D.0和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剪断绳子的一瞬间,弹簧来不及改变,所以弹簧弹力不变,A球合外力仍然为零,加速度为0;剪断绳子前,绳子的拉力为
,B球此时的合外力为零,剪断绳子后,绳子拉力消失,其它力不变,合外力等于
,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球的加速度为
故选D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绳子间断的瞬间,拉力消失,但是弹簧来不及改变,所以弹力不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箱子中放有一物体,已知静止时物体对下底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且物体与箱子上表面刚好接触。现将箱子以初速度
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箱子所受空气阻力与箱子运动的速率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小
B.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大
C.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大
D.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空气阻力的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将箱子以初速度
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箱子所受空气阻力与箱子运动的速率成正比,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大,A错误;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小,B错误;下降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箱子受的阻力越来越大,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大,C正确;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没有压力,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0~t1时间内,若拉力不变,重物变加速上升
B.t1~t2时间内,若拉力不变,重物匀加速上升
C.t2~t3时间内,若拉力不变,重物匀减速上升
D.在t2时刻,重物所受拉力突然减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题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1、t2时刻功率突变减小,由于速度不能突变,由P=Fv可知,只能是拉力突变减小.
0~t1时间内,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由P=Fv、v=at可知,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t1~t2时间内,功率不变,由P=Fv可知,重物匀速上升,选项B错误;t2~t3时间内,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减小,由P=Fv可知,重物匀减速上升,选项C正确;在t1时刻,重物由匀加速上升突变到匀速上升,所受拉力突然减小;在t2时刻,重物由匀速上升突变到匀减速上升,重物所受拉力突然减小,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20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B部分为一长为L并以v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BCD部分为一半径为r竖直放置的粗糙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1)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恰好能到达D点,求滑块在粗糙半圆形轨道中克服摩擦力的功;
(3)滑块从D点再次掉到传送带上E点,求AE的距离.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1)设滑块在摩擦力作用下从A到B一直被加速,且设刚好到达B点前的速度为v,
则:
?①(3分)
故滑块在传送带上是先加速后匀速,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
B点为圆周运动最低点,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
?②(2分)
得:
?③(1分)
(2)滑块恰好能到达D点,即重力提供向心力
?④(2分)
从B点滑到D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⑤(3分)
得
?⑥(2分)
(3)滑块从D点再次掉到传送带上E点做平抛运动,即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⑦(4分)
得

?⑧(2分)
故AE的距离为
?⑨(1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