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A.从AB面射入到BC面射出,红光用的时间最长
B.让彩色光带右边缘的色光照射某金属板,如果有光电子射出,那么让彩色光带左边缘的色光照射该金属板同样会有光电子射出
C.分别用彩色光带左、右边缘的色光做双逢干涉实验,在相同条件下,用左边色光做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更大些
D.若∠MNB逐渐变小,红光最先从AC面透出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在同一介质中红光传播速度最大,从AB面射入到BC面射出,红光用的时间最短,故选项A错.由于玻璃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即紫光的偏折本领最大,所以彩色光带右边缘的色光为红光,左边缘的色光为紫光,且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要高,当红光能让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紫光也一定能够,故选项B正确.在同样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波长越长,相邻干涉条纹间距越大,而彩色光带左边缘的色光是紫光,其波长最短,故选项C错.对玻璃而言,在七色光中,红光的临界角最大,当∠MNB逐渐变小时,射到AC面上的光的入射角变小,且红光入射角小得更多,故红光最先从从AC面透出,所以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16(甲)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其中某条亮条纹(并将其记为第1条)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y1="2.320" mm;然后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16(乙)中手轮上的示数y2=______? _mm,则由
=_______(用字y1、y2表示)可算出相邻两明条纹间距
.若双缝间距d=0.20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0.700m,则据对应的光波的波长为?m.
参考答案:
?,? 13.870(13.868~13.872)mm,6.60×10-7m (或6.6×10-7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在区域Ⅰ内已插好两枚大头针P1、P2,在区域Ⅱ内可观察到大头针的像,再插大头针P3、P4,以挡住P1、P2的像.

①请画出经过P1、P2、P3、P4的光路;
②若测得AB面上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请写出若光在该介质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的表达式,并求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参考答案:①图略②
本题解析:
①如图所示………………(1分)
②
…………(1分)
?……(1分)
临界角
? ……(1分
)
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
…(1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
B.为了使牛顿环的直径大些,应该选用表面不太弯曲的凸透镜
C.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所谓光子就是牛顿所说的微粒
D.做薄膜干涉实验时,观察到的b现象是光源发出的光与薄膜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参考答案: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照射圆板发生衍射时形成的.故A错误.
? B、路程差(空气膜厚度的2倍)为波长的整数倍,出现亮条纹,凸透镜的曲率半径越大,则牛顿环的半径变大.故B正确.
? C、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与牛顿所说的微粒不同.故C错误.
? D、薄膜干涉是膜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在膜的前表面叠加,发生干涉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用双缝干涉仪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2.0×10-3m,若双缝间距为0.2mm,缝到屏的距离为L=0.8m,则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m。
参考答案:5×10-7
本题解析:根据公式
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波长,
本题难度:简单
Violence is the last refuge of the incompetent. 暴力是无能者的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