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4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出了弹簧总长度L与弹力F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弹簧的原长为 m。

参考答案:500 0.10
本题解析:由数学知识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倒数为500N/m,当F=0时,L=10cm=0.1m.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木块、木板、毛巾和砝码,在实验中设计的实验表格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数
| 接触面的材料
| 正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1
| 木块与木板
| 2
| 0.4
|
2
| 木块与木板
| 4
| 0.8
|
3
| 木块与木板
| 6
| 1.2
|
4
| 木块与木板
| 8
| 1.6
|
5
| 木块与毛巾
| 8
| 2.5
|
(1)根据上面设计的表格可以知道该实验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1、2、3、4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_________的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参考答案:(1)控制变量法
(2)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3)4、5
本题解析::根据上面设计的表格可以知道实验序数为1、2、3是保持接触面材料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关系;实验序数为4、5是保持压力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材料之间的关系。该实验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1、2、3、4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接触面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数为4、5的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平衡摩擦力时,应该通过倾斜木板增大倾角来平衡摩擦;A错;
因为倾角调整好之后
,改变质量之后仍然相等,所以B正确;
实验时,为合理利用纸带。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再放开小车。C对。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受到力的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的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 B、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
? C、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绳子发生微小的拉伸形变,由于弹性绳子要收缩而对物体产生拉力,绳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
?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受到电灯的作用而向下发生微小的拉伸形变,电线由于弹性要恢复原状而对电灯产生了拉力.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