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哪组力的合力可能是36N
A.26N; 26N
B.88N; 22N
C.15N; 64N
D.8N; 56N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考察了二力合成合力大小随二力方向夹角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两共点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
解答:A、F1=26N,F2=26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即Fmin=F1-F2=26N-26N=0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即Fmax=F1+F2=26N+26N=52N;
所以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0N≤F≤52N,故合力可能是36N,A正确;
B、F1=88N,F2=22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即Fmin=F1-F2=88N-22N=66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即Fmax=F1+F2=88N+22N=110N;
所以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66N≤F≤110N,故合力不可能是36N,B错误;
C、由题意可知F1=15N,F2=64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即Fmin=F1-F2=64N-15N=49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即Fmax=F1+F2=64N+15N=79N;
所以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49N≤F≤79N,故合力不可能是36N,C错误;
D、由题意可知F1=8N,F2=56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即Fmin=F1-F2=56N-8N=48N;当二共点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即Fmax=F1+F2=56N+8N=64N;所以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48N≤F≤64N,故合力不可能是36N,D错误;
故选A.
点评:合力的概念、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所以对于二共点力力的合成要掌握并会灵活的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0.3s时打开降落伞,若打开降落伞前空气阻力不计;打开降落伞后,伞和运动员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 N·s2/m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72" kg,设跳伞塔足够高,取g="10" m/s2。求:
⑴跳伞运动员下落0.3s时速度大小;
⑵跳伞运动员下落速度达到4m/s时的加速度大小;
⑶跳伞运动员最后的下落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3m/s(2)5.6 m/s2(3)6 m/s
本题解析:(1)对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根据公式:vt=gt=3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kv2=ma,
a=
="5.6" m/s2
(3)跳伞运动员先加速下落,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0时速度最大,以后保持匀速运动,则当a=0时,mg=kv12
∴v1=
="6" m/s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长度相同且恒定的光滑圆柱体A、B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A放在物块P与竖直墙壁之间, B放在A墙壁间,A、B处于平衡状态,且在下列变化中物块P的位置不变,系统仍平衡.则( ? )

A.若保持B的质量m2不变,而将B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 则A对墙的压力减小
B.若保持A的质量m1不变,而将A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 而物块P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C.若保持A的质量m1不变,而将A改用密度稍小的材料制作, 则B对墙的压力增大
D.若保持B的半径r2不变,而将B改用密度稍大的材料制作, 则物块P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增大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m2不变,长度恒定,减小密度,则半径r2增大,B的重心位置右移,A、B间相互作用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减小,分析B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ABcos θ-m2g=0,FABsin θ-FB=0,所以FAB减小,FB减小;再分析A、B整体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FA+FB-(m1g+m2g)tanθ=0,故FA增大,A错;分析A、B、P整体受力,m1不变,m2、mP也不变,则P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故选项B错误;m1不变,长度恒定,减小其密度,则A的横截面积增大,半径r1增大,重心位置右移,则A、B间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θ增大,再分析B受力,FABcosθ-m2g=0,FABsinθ-FB=0,可知:FAB增大,FB增大,C正确;分析选项D:r2不变,长度恒定下,则B体积不变,即重心的位置不变,增大B的密度,使m2增大,分析A、B整体受力,m2增大时,墙壁对它们的弹力FA+FB增大,因此A、B、P整体受 力考虑,因FA+FB增大,f增大,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D。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质量为m的小球B(可视为质点),放在半径为R的光滑球面上,如图所示,有悬点到球面的最短距离为AC=s,A点在球心的正上方。求:(1)小球对球面的压力;(2)细线上的张力。

?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

对球受力分析.如图:N与G的合力与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由三角形相似,有?
,
∴N=
,? T=
.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方形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等长轻弹簧OA、OB一端分别连接于物体上相距为24cm的A、B两点,另一端共同连结于O点。当两轻弹簧刚好处于自由状态时,它们构成了一个1060的张角。现用一垂直于AB连线的水平力F向右拉O点,当把两弹簧之间的张角拉成740时,物体恰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此时两弹簧还等长。求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1000N/m? sin370=0.6? g=10m/s2 )

参考答案:0.4
本题解析:弹簧原长为
,当匀速运动时,弹簧长度为
,弹簧弹力为kx=50N,以节点O为研究对象,求得拉力F,有F=μmg,可求得动摩擦因数大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弹簧长度变化求得拉力F大小,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