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匀速圆周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二)
2018-10-13 01:15:17
【 大 中 小】
1、简答题 (本题14分)两百多年来,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骑自行车出行,不仅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而且还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小题1:右图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提高速度 B.提高稳定性 C.骑行方便 D.减小阻力
| 小题2: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行车的设计
| 目的(从物理知识角度)
| 车架用铝合金、钛合金代替钢架
| 减轻车重
| 车胎变宽
| ?
| 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
| ?
| 小题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的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的数据:在时间t内踏脚板转动的圈数为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 =?;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v=?。
 小题4: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为60Kg的人骑着此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4倍。当此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为?N,当车速为2m/s时,其加速度为?m/s2(g=10m/s2)。
规格
| 后轮驱动直流永磁铁电机
| 车型
| 14电动自行车
| 额定输出功率
| 200W
| 整车质量
| 40Kg
| 额定电压
| 48V
| 最大载重
| 120 Kg
| 额定电流
| 4.5A
| 小题5:以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可以减少我们现代生活中留下的“磁足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我们的各种行为留下的“磁足迹”可以用直观的“磁足迹计数器”进行估算。比如: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汽油消耗升数×2.2
| 设骑车代替开车出行100Km,可以节约9L,则可以减排的二氧化碳越(?) A.100Kg B.20Kg C.9 Kg D.2.2 Kg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减小压强(提高稳定性);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排水) 小题3: ;牙盘的齿轮数m、飞轮的齿轮数n、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牙盘的半径r1、飞轮的半径r2、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 小题4:40:0.6 小题5:B
本题解析: 小题1:这种老式不带链条的自行车,驱动轮在前轮,人蹬车的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线速度 ,可见自行车的速度就很大,所以A正确。 小题2:车胎变宽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减小压强,有利于行车安全;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增大摩擦,防止打滑。 小题3:依据角速度的定义是 ;要求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要知道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牙盘的半径r1、飞轮的半径r2、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由 ,又 ,而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 小题4:电瓶车的额定功率P=200W,又由于 ,当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 ;当车速为2m/s时,牵引力为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a="0.6" m/s2。 小题5:节约9L油,可减少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2.2Kg=19.8Kg,故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质量相等的两汽车以相同的速度 分别通过半径为 的凸形路面 与凹形路面 时两路面所受的压力之比为 ∶ =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分析:汽车过凸形路面的最高点和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表达式来分析判断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解:汽车过凸形路面的最高点时,设速度为V,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P=m , ∴FP=mg-m ,汽车过凹形路面的最高低时,设速度为V,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P′-mg=m , ∴FP′=mg+m , 所以凸形路面P与凹形路面P′时两路面所受的压力之比为 故答案为: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悬绳固定于O点,在O点的正下方L/2处有一颗钉子,把悬绳拉直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时候,则
 A.小球的速度突然变大 B.小球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C.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弹力突然增大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线速度大小不变,而摆长变化,从而导致角速度、向心加速度、拉力的变化. 解:A、当悬线碰到钉子时,线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当悬线碰到钉子时,线速度大小不变,摆长变小,根据a= 知,向心加速度变大.故B正确. C、线速度大小不变,摆长变小,根据ω= 知,角速度变大.故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向心加速度变大,则悬线拉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悬线碰到钉子时,线速度大小不变,通过摆长的变化判断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等 D.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匀速圆周运动是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相等的圆周运动,弧长即路程,但不等于位移大小.弧长相等,所对应的角度也相等.故A、B、D正确,C错误,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s=2m,BC是半径为R=0.40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C为轨道的最高点。一小物块以vo=6m/s的初速度从A点出发,经过B点滑上半圆形光滑轨道,恰能经过轨道的最高点,之后落回到水平轨道AB上的D点处。g取10m/s2,求:
 (1)落点D到B点间的距离; (2)小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1)0.8m.(2) (3)0.4
本题解析:(1)物块恰能经过轨道最高点,有 ① 之后做平抛运动,有 ②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m (2) 物块从B点到C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④ 联立①④解得 m/s (3)物块从A点到B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 ⑤ 将 代入⑤解得 考点:圆周运动及平抛运动的规律;动能定理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