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甲图所示.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V。
(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m/s
(3)已知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用乙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a=________
参考答案:(1)交流 ;220V (2)0.55 m/s (3)5.0m/s2
本题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流,工作电压220V;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
(3)根据推论公式
,有
;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如果作
图像,横轴h表示?,图像斜率表示?。
参考答案:横轴h表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2分),图像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
本题解析:重物自由下落,则
,则有
,如果作
图像,横轴h表示重物自由下落的高度,图像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置于水平面上的劲度系数为k1的竖直轻弹簧B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其右端点位于a位置.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对物体A的 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的重力.求:
(1)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的形变大小?
(2)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3)弹簧C最终形变大小?
参考答案:(1)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对A有:mg=k1x1
解得:x1=mgk1
(2)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对物体A的 拉力大小恰好等于A的重力.
B弹簧的伸长量:x2=mgk1.
所以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h=x1+x2=2mgk1.
(3)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对A有:mg+k1x2=k2x
解得x=2mgk2.
答:(1)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的形变大小为x1=mgk1.
(2)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为2mgk1.
(3)弹簧C最终形变为2mgk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 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为了“探究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定量关系”,某实验小组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利用电磁铁控制小钢球的起始下落;用刻度尺测量小钢球的下落高度;用计时装置测出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计算出小钢球的速度;比较小钢球所受到的重力所做的功与小钢球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1)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定小钢球的质量为m=0.25kg;
②用游标尺测出小钢球的直径为d=10.0mm;
③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80.40cm;
④实验时,电磁铁先通电,让小钢球?。
⑤然后 ? ,小球自由下落。
⑥在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t=2.50×10-3s,则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可利用表达式v=d/t进行计算,此计算结果比小球的实际速度?(填“大”或者“小”)
⑦计算得出重力做的功为 ? J,小钢球动能变化量为 ?J。(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本实验中的误差来源: ?(至少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1)④吸附在电磁铁的下端⑤断开电磁铁的电源?⑥小?⑦2.01? 2.00 (2)空气阻力;测量有误差;读数误差;计算速度值有误差等(任写两条即可)
本题解析: 根据实验原理,应该先让电磁铁先通电产生磁性,让小钢球吸附在电磁铁的下端,然后断开电磁铁的电源,让小球自由下落;利用v=d/t计算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比小球的实际速度(小球上端刚刚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要小一些;根据
,根据
,在本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有:空气阻力;测量有误差;读数误差;计算速度值有误差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挂上100 N重物时,正对刻度20。当弹簧挂50 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的读数应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0
本题解析: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说明此时弹力为零,挂上100N的重物时由胡克定律可知
,挂上50N的重物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考查的是胡克定律,其中的x为弹簧的型变量而并非弹簧长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