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在某次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计数点,以后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得BC=6.81cm;?CD=8.0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______m/s,由纸带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用如图甲装置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的a-F图线,从图中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参考答案:①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BC+CD2t=0.0681m+0.0803m2×0.1s=0.742m/s;
小车的加速度a=CD-BCt2=0.0803m-0.0681m(0.1s)2=1.22m/s2.
②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木板被垫起的高度太小,木板倾角太小,平衡摩擦力不足,则小车受到的合力小于拉力,a-F图象不过原点,在F轴上有截距.
故答案为:①0.742;1.22;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那些方法不能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适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示画得大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版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
(1)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记下弹簧秤示数、细绳套方向和O点位置;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做好有关记录.
(2)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______.
参考答案:(1)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同时我们需要记录下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要记录O点的位置、弹簧秤的读数、细线的方向,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使得一根弹簧秤的拉力效果和两根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
(2)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筋同线的那个是实际值,即用一根弹簧秤拉时所测的力是F′.
故答案为:O点,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在四个受力示意图中,哪个物体受力示意图是正确的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8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3N
B.9N
C.15N
D.24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合力变化范围
,5-11N,B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