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大全《对单物体(质点)的应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三个力的方向未知,故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建筑工人对绳子的拉力F1及对地面的压力F2大小分别为(g取10 m/s2) ( ) |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
,对人受力分析,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重力,人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所以有
,解得
,故人对地面的压力
,故BC正确;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在斜面底端垂直斜面固定一挡板,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质量为M=1.0 kg的木板与轻弹簧接触但不拴接,弹簧与斜面平行且为原长,在木板右上端放一质量为m=2. 0 kg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75,木板与斜面粗糙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小金属块突然获得一个大小为v1=5.3 m/s、方向平行斜面向下的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当弹簧被压缩x=0.5 m到P点时,金属块与木板刚好达到相对静止,且此后运动过程中,两者一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设金属块从开始运动到与木块达到相同速度共用时间t=0.75 s,之后木板压缩弹簧至最短,然后木板向上运动,弹簧弹开木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sin θ=0.28、cos θ=0.96,g取10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求木板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
(2)求弹簧被压缩到P点时的弹性势能是多少?
(3)假设木板在由P点压缩弹簧到弹回到P点过程中不受斜面摩擦力作用,木板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滑行的距离?
参考答案:(1)10 m/s2,沿斜面向下(2)3.0 J(3)s=0.077 m
本题解析:(1)对金属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为
a=μ1gcos θ-gsin θ=4.4 m/s2,沿斜面向上(1分)
木板受到金属块的滑动摩擦力F1=μ1mgcos θ=14.4 N,沿斜面向下(1分)
木板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
F2=μ2(M+m)gcos θ=7.2 N,沿斜面向上(1分)
木板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a0==10 m/s2,沿斜面向下(1分)
(2)设金属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为v2,对金属块,应用速度公式有v2=v1-at=2.0 m/s(1分)
在此过程中分析木板,设弹簧对木板做功为W,其余力做功为Ma0x,
对木板运用动能定理得:Ma0x+W= (1分)
解得W=-3.0 J,说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3.0 J(1分)
(3)金属块和木板达到共速后压缩弹簧,速度减小为0后反向弹回,设弹簧恢复原长时木板和金属块的速度为v3,在此过程中对木板和金属块,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得:
Ep-(F2+Mgsin θ+mgsin θ)x=(M+m)
-
(M+m)
(2分)
木板离开弹簧后,设滑行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得:
-(M+m)g(μ2cos θ+sin θ)s=- (M+m)
(2分)
解得s=0.077 m(1分)
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功》考点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