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在10~12s内位移为6m
B.质点在8~10s内的加速度最大
C.质点在11s末离出发点最远
D.质点在8~12s内的平均速度为4.67m/s
参考答案:A、由图看出,物体在10-11s内沿正方向运动,11-13s内沿负方向,由于两段时间内图象的“面积”相等,说明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所以质点在10s~12s内位移为0.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以看出,质点在10s~12s内加速度最大.故B错误.
C、质点在0-11s内沿正方向运动,11s-13s内沿负方向返回,所以点在11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
D、由A分析可知,质点在8s~12s内的位移等于物体在8-10s内的位移,由“面积”等于位移,得到8-10s内的位移x=2+62×2m=8m,质点在8s~12s内的平均速度为=.v=xt=84=2m/s.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刘校长经常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他每天下午4点准时被司机从甲地接回,有一天,意外的于下午2点,就开始步行向乙地走去,然后他遇见了正驾车直驱甲地去接他的司机,于是,司机掉转车头,把他送到了乙地.到了乙地,比通常提早了39分钟.第二天,刘校长于下午3点20分由甲地出发向乙地走去,路上又遇见了司机,司机把他送到乙地,那么,这次他比平时提前______到达B地?(假设步行速度与车速均不变,而且汽车掉头、刘校长上车消耗的时间均不计.提示:可用位移-时间关系图象求解)
参考答案:汽车速度远大于人步行的速度,第一次步行2h相当于汽车开39min,故第二次步行40min相当于汽车行驶13min.
故答案为:13分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以a=2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末的速度大2(n-l)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秒时的速度是(n-1)S时速度的n/2倍。
参考答案:A B
本题解析:
,加速运动1S时间内,速度增加
,第ns末与第1末的时间差(n-1)s,
m/s,AB选项对;2S末速度比1S末速度、n秒时的速度比(n-1)S时速度大2m/s,CD选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为
,物体从计时起3s末的速度为( )
A.18m/s
B.28m/s
C.33m/s
D.48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位移时间关系为
,一一对应可得
,
,故根据速度时间公式为:
可得:
,D正确,
点评:明确运动学公式特点,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和运动规律求解,对于所学运动学公式一定明确其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尤其是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2)开始运动后2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1)8(m/s)(2)12(m)
本题解析:解:(1)v=v0+at="4+2×2=8(m/s)?" ---------5分
(2)
?=4×2+0.5×2×22=12(m) --------5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