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质量都是m的金属小球甲、乙套在光滑绝缘杆上,P左侧杆水平,且处于水平向左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右侧是半径为尺的四分之一圆弧杆.甲球带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乙球不带电并静止于M处,PM=L.现将甲球从圆弧杆顶端无初速?释放,运动到M时与乙碰撞并粘合在一起向左运动.碰撞时间极短,水平杆足够长.求:
(1)甲在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碰撞后甲乙共同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1)甲球在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 mgR-qEL=12mv2-0
解得?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块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块质量相等
C.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
D.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是拉力,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两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获得的动能相同,一定是拉力做的功相同,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某学校科技小组对一辆自制小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已知小车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0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0s末停止遥控,关闭电动机.小车的质量m=1kg,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求:
(1)小车所受的阻力f;
(2)小车在2-10s内牵引力的功率;
(3)小车在14s内阻力f做的功.

参考答案:(1)在7~10s内小车匀速运动故F=f,所以P=Fv=fvmax=8f,
而在0~2s内小车的加速度a=△v△t=42=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合=ma,
即F-f=ma,
所以:F=f+ma=f+1×2=f+2,
故在t=2s时有:P=(f+2)×4,
由于在2~10s内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所以f×8=(f+2)×4,
解得:f=2N.
(2)t=10s时牵引力的功率P=Fv=2×8=16W;
(3)摩擦力在0~2s内所做的功为:W1=-fx1=-2×4×22=-8J,
根据动能定理2~10s对小车有:P△t+W2=12mv2-12mv22,
解得:W2=-P△t+12mv2-12mv22=-16×8+12×1×(64-16)=-128+24=-104J,
在10~14s时间内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fm=-22=-1m/s2,
所以在t=14s时物体的速度v3=0,
故在10~14s内阻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3=-2×8+02×4=-32J,
故0~14s内摩擦阻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W1+W2+W3=-8-104-32=-144J.
答:(1)小车所受的阻力为2N;(2)小车在2-10s内牵引力的功率为16W;(3)小车在14s内阻力f做的功为-144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最大速度时刻立即关闭发动机,滑行一段后停止,总共经历
,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阻力为
,在这一过程中,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做功为W1,阻力所做的功为W2,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拉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相等,D对;在1s-4s间
,在加速度阶段
,B对;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斜雪道的长为25m,顶端高为15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
(1)运动员落到倾斜雪道上时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m/s2)

参考答案:(1)设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x,竖直分位移为y,根据几何关系,有
y=x?tanθ=34x
运动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x=v0t
y=12gt2
联立三式,得飞行时间:t=1.2 s
落点的x坐标:x1=v0t=9.6 m
落点离斜面顶端的距离:s1=12gt2sinθ=12m
落点距地面的高度:h1=(L-s1)sinθ=7.8m
接触斜面前的x分速度:vx=8m/s
y分速度:vy=gt=12m/s
沿斜面的速度大小为:vB=vxcosθ+vy sinθ=13.6m/s
即运动员落到倾斜雪道上时速度大小为13.6m/s.
(2)设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运动的距离为s2,由功能关系得:
mgh1+12mvB2=μmgcosθ(l-s1)+μmgs2
解得:s2=74.8 m
即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为74.8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