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个滑块沿一条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5m/s,加速度恒为5m/s2,则2s末,它的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m/s |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由v=v0+at,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时,2s末的速度是15m/s,当它们方向相反时,速度大小是5 m/s,所以本题选择A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求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2)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不允许用图象法证明.证明过程中用到的物理量如果用字母表示,必须先行设定).
参考答案:(1)设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a,在第n个时间T内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位移为sn,则vT=v0+aT
sn=v0T+12aT2
在第n+1个时间T内的位移为sn+1,则sn+1=vTT+12aT2=(v0+aT)T+12aT2=v0T+aT2+12aT2
可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s=sn+1-sn=aT2
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2)设物体在上述两个T内的总位移为s,则s=v0?2T+12a(2T)2
物体在这两个T内的平均速度为.v=s2T=v0+aT=vT
故可证vT即为2T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相同
C、落地时间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刚开始A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则mB>mA,A、剪断轻绳后A自由下落,B沿斜面下滑,AB都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得
,速度的变化量△v=v-0=v,可知两个物体落地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所以速度不同,则速度变化量不同,故A错误;B、AB两个物体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变化量均为零,故B正确.C、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后,A的合力为mAg,加速度为g,B的合力为mBgsi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的加速度为gsinθ,即加速度不同.对A,由
,得
;对B,由
,则得
,可知运动时间不同.故C错误;D、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所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故D正确;故选:BD
考点: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5、计算题 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质量为20 kg的长绳由静止开始滑下,速度很小可认为等于零。在离地面18 m 高处,武警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开始加速。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以最大压力作用于长绳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武警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和加速下滑的距离。
参考答案:解:设武警战士加速下滑的距离为h1,减速下滑的距离为(H-h1),加速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为vmax,由题意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
由上式解得h1=m=7.2 m
武警战士的最大速度为vmax=m/s=12 m/s
加速时间:t1=s=1.2 s
减速时间:t2=s=1.2 s
下滑的最短时间t=t1+t2=1.2 s+1.2 s=2.4 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自由落体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