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1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g取10 m/s2)求:
(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斜面的倾角θ。
(3)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 
参考答案:解:(1)由前三组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由后三组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1,代入数据可得:θ=30°
(3)设在t时刻物体运动到B点,且速度最大为v,则有:v=a1t
又因为在0.8 s时物体的速度为2.6 m/s,则有:2.6= v-a2(0.8-t)
解得t=0.6 s,v=3 m/s
总路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的两个5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30 m和80 m,则这个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m/s和 m/s2。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分析:据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两个5s的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为30m和80m,根据推论△x=aT2求出加速度,再由位移公式求出这个物体的初速度.
解答:解:由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5s,x1=30m,x2=80m
根据推论△x=aT2得,x2-x1=aT2,得到 a=
m/s2=2m/s2
又x1=v0T+
aT2,得到v0=
-
aT,代入解得,v0=1m/s
故答案为:1m/s,2/s2
点评:本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的,也可以运用运动学的位移公式分别对两段位移进行列式,得到关于加速度和初速度的两个方程,再解方程组.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2011年7月23日上海铁路局管辖内的杭深线动车组因列车追尾而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惨烈事故。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m才能够停止。?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1=0.5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参考答案:解:(1)设B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0-vB2=-2as1
解得:a=0.25m/s2?
(2)设B车减速t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vB-at=vA+a1(t-Δt)
代入数值解得t=32s?
在此过程中B车前进的位移为:SB=vBt-at2/2=832 m
A车前进的位移为SA,SA=vAΔt+vA(t-Δt)+a1(t-Δt)2/2=464m
SA+S>SB,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此时ΔS=SA+S-SB=232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时间内分别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相距60m,车经过Q时的速率是15m/s,则
[? ]
A.经过P时的速率为5m/s
B.车的加速度为1.5m/s2
C.P、Q两点间距为7.5m
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为9s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6分)长征系列
火箭为我国的卫星发射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
2.5 s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用
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火箭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火箭
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________"
m/s.
参考答案:8 42
本题解析:按比例换算后可知x1="80" m,x2="130" m,所以Δx=aT2,a== m/s2="8" m/s2.v== m/s="42" m/s.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