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2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一段伞未张开,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后,则做匀减速运动。设运动员的初始高度为1500m,第一段的下落高度为500m,试求:
(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
(2)要运动员充分安全地着地(即着地速度趋于零),第二阶段的合适加速度应是多少?
参考答案:(1)100m/s(2)5m/s2
本题解析:(1)h=1/2at2=500m? s=H-h=1000mv=gt=100m/s
(2)a=v2/2s=5m/s2
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在未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伞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500m,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可求得打开伞时的速度大小,再由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式可求得加速度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C.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D.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参考答案:A、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
B、甲落地时,甲乙运动的位移都为H,所以乙离地面的高度为:2H-H=H,故B正确;
C、自由落体运动相等两段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由于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不可能为2:1,故C错误;
D、甲落地时,甲乙运动的位移都为H,由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相同的是(?)
(a)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b)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c)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A.a与b
B.b与d
C.c与d
D.a与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a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运用的是转换法;
b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运用的是类比法;
c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运用的是转换法;
d利用磁感应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
所以b和c运用的方法相同;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物理学方法问题,要结合研究对象判断所用的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判断下列两名同学所下的定义,分别运用了什么物理方法:
甲: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乙: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用一个等效的力去替代那几个力,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A.甲用了理想实验法
B.甲用了理想模型法
C.乙用了控制变量法
D.乙用了等效替代法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质点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甲用了理想模型法,A错,B对;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乙用了等效替代法,C错,D对。
点评:学生明确在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物理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到全程的一半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
A.1:2
B.2:1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