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位移为x,把位移x分成三段,若通过这三段的时间相等,则这三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3:5;若把这段位移分成三等分,则依次通过这三段的时间之比为?。
参考答案:1:3:5?
本题解析:设物体在相等时间段内三段位移的位移分别为x1、x2、x3。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得 x1:x2:x3=1:3:5
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物体在开始连续通过相等位移的时间比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之间光滑。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又经相同时间物体恰滑回原来静止位置。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有力F作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分)?
?(2分)
撤去力F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分)
联立解得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 /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6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运动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4m
C.路程可能小于5m
D.路程可能大于5m
参考答案:若速度同向,则由v=v0+at可得:a=6-41=2m/s2;物体的位移x=v0t+12at2=4×1+12×2×1=5m;故B正确;
若1s后速度反向,则a′=-6-41m/s2=-10m/s2;1s后的位移x′=v0t+12at2=4×1-12×10×1=-1m;故位移的大小小于4m,故A正确
物体减速到零经过的位移2a′x1=0-v12解得减速过程的位移为0.8m;由v=at可得,减速的时间为410s,反向加速后经过的时间为0.6s,则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x2=12×10×(0.6)2=1.8m;总路程为1.8+0.8=2.6m<5m;故路程不可能大于5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有一质量为10千克的木箱静止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0.5,用绳子沿与水平成37°角的方向拉木箱前进,绳子的拉力F是100牛,拉木箱前进S1=3m时,若突然松手,则松手后木箱还能运动的位移为多大?现有某同学的解法如下:
拉力F拉木箱前进:Fcosθ=100×0.8=80N
f=μmg=0.5×100=50
Fcosθ-f=ma1
a1=(?Fcosθ-f)/m
=[100×0.8-50]/10=(80-50)/10=3?(m/s2)
V12=2a1?S1V1=(2a1?S)1/2=(2×3×3)1/2=4.2(m/s)
突然松手:只有摩擦力产生加速度:
f=ma2即?μmg=ma2a2=μg=0.5×10=5(m/s2)
V12=2a2?S2?S2=V12/2a2=18/(2×5)=1.8(m)
试判断上述解法是否有误,若有错误之处请加以改正并算出正确的结果.
参考答案:松手前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1=Fcosθ-μ(mg-Fsinθ)m=6m/s2
设松手时的速度为v,则有:2a1s1=v2①
突然松手:只有摩擦力产生加速度:
f=ma2即?μmg=ma2
a2=μg=0.5×10=5(m/s2)②
v2=2a2S2?③
由①②③解得:s2=3.6m
所以上述解法是错误的,松手后木箱还能运动的位移为3.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A、 C两点速度的关系为
,则 ( )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分别对AB、BC两段运动用位移-速度公式列出方程,结合vB=
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AB=BC=x,对AB段有:2a1x=vB2-vA2,解得:a1=
对BC段有:2a2x=vC2-vB2
解得:a1=
,所以a1-a2=
-
又因为vB=
所以a1-a2=
,因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C>vA
故a1-a2<0,即a1<a2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匀加速运动速度-位移公式的直接应用,计算时对同学们的数学功底要求较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