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物理高频试题、高中物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力学★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时间与时刻 位移与路程 速度、速率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导出公式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运动的图象 S-t图象 V-t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相互作用: 力的描述 重力 弹力 弹性形变和弹力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正交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三力平衡 动态平衡分析 力矩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理想实验 惯性与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对单物体(质点)的应用 对质点系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 牛顿定律与图象 超重失重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与电磁学综合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特点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位移的合成与分解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小船渡河问题分析 最短时间过河 最短位移过河 拋体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的概念与轨迹 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 研究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圆周运动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开普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人造卫星与飞船 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 宇宙速度 功和机械能: 恒力做功 变力做功 功率 功率的概念 机车启动 动能与重力势能 动能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弹性势能 动能定理及应用 动能定理的理解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摩擦力做功 皮带模型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 机械能综合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动量: 动量和冲量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反冲 反冲现象 爆炸 机械振动、机械波: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图象 单摆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 多普勒效应 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力学综合: 子弹打木块模型 弹簧综合 应用数学知识综合 ★电磁学★ 静电现象: 电荷 库仑定律 静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的叠加 电势能和电势 等势面 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平衡 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器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电荷在电场中的加速 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 电荷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的原理与使用 恒定电流: 电源和电流 电流和电荷量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电阻率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阻定律 电功率和电功 焦耳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全电路的功和能 含容电路 半导体 超导 串联和并联 电表 电流表的构造及使用 欧姆表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磁场: 磁现象和磁场 磁场、地磁场 磁感应强度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安培力及其方向 左手定则 安培力的大小 洛伦兹力 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 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磁场和重力场的复合 磁场、电场和重力场复合 电磁场的应用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电磁流量计 磁流体发电机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 磁通量 互感与自感 电磁感应与力学 电磁感应与电路 电磁感应与图象 电磁感应中切割类问题 电磁感应中磁变类问题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规律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周期和频率 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 交流电图象 变压器原理 电能的输送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 示波器的使用 门电路 传感器: 与门、或门、非门 门电路设计与应用 传感器 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 电磁场理论 复合场: ★热学★ 分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 分子大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热运动 扩散 布朗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温度、温度计和温标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机: 热机原理与热机效率 内燃机原理 电冰箱与空调器 固体: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 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 气体: 气体的状态方程 气体实验定律 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空气湿度、湿度计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光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全反射、临界角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杨氏干涉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光的衍射 衍射光栅 光的偏振和色散: 偏振现象 偏振现象的应用 光谱 光的色散、光的颜色 薄膜干涉、衍射、折射中的色散 激光: 激光及其特点 光的粒子性: 光子的动量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物质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与相对论★ 原子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 氢原子光谱 玻尔原子理论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核裂变与核聚变 探测射线的方法 夸克: 宇宙和恒星的演化 相对论: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同时的相对性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物理实验★ 力学实验 热学实验 电磁学实验 光学实验 其他实验 ★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史: 研究方法: 整体法隔离法 控制变量法 假设法 等效法 图象法 极限法 微元法 ★单位制及量纲★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 ★其他★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3 22:32:56 【

1、实验题  用多用电表测量阻值约十几千欧的电阻Rx。S为电表的选择开关,P为欧姆挡调零旋钮。
①从以下给出的操作步骤中,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排出合理顺序:?(填步骤前的字母)

A.旋转S至欧姆挡“×1k”
B.旋转S至欧姆挡“×100”
C.旋转S至“OFF”,并拔出两表笔
D.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Rx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E.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②按正确步骤测量时,指针指在图示位置,Rx的测量值为?kΩ。


参考答案:①AEDC ?2′②12? 1′


本题解析:①因为被测电阻阻值约十几千欧,而欧姆表中间表盘刻度均匀,读数误差较小,所以应采用欧姆挡“×1k”
,第二步需要欧姆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第三步测量,即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Rx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最后为了保护仪器,故旋转S至“OFF”,并拔出两表笔,故顺序为AEDC,
②读数为: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欧姆表每换一次档,就需要重新欧姆调零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某电流表的内阻在0.1Ω~0.2Ω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A1(量程0.6A)              B.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2kΩ)
C.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10k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10Ω)
E.定值电阻R2(阻值5Ω)                      F.电源E(电动势4V)
G.电键S及导线若干
(1)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V,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流表A1内阻的表达式为:RA=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V1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R2


本题解析:本题利用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的功能,根据欧姆定律R=计算电流表的内阻。由于电源电动势为4V,在量程为15V的电压表中有的刻度没有利用,测量误差较大,因而不能选;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量程虽然小于电源电动势,但可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进行保护,故选用电压表V1。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在0.1Ω~0.2Ω之间,量程为0.6A,电流表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为0.12V,因而伏特表不能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必须将一个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2与电流表串联再接到伏特表上,才满足要求。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均符合要求,但考虑限流的连接方式节能些,因而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的连接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他先将电压表接在a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1=3.0V,I1=3.0mA,然后将电压表改接在b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2=2.9V,I2=4.0mA,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电压表应接到______点误差较小,测得Rx值应为______Ω.


参考答案:由题意可知,当电压表接b时,电压表示数是准确的,试触时电压表变化量为0.1V,故电压表的变化量为准确值的0.12.9=129;
而电压表接a时,电流表是准确的,而电流表变化为1mA;相对于准确值的变化量为:13; 即两种接法中电压表变化较小,故电流表的分压效果较小,故应接到a点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较小;测得数据Rx=3.00.003=1kΩ;
故答案为:a,1k.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I.下列实验中,没有系统误差的是______
A.在探究a与M、F之间关系的实验中,用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代替绳子的拉力
B.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电流表外接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C.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用逐差法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锤增加的动能
II.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两个带滑轮的长木板并排固定放置,选取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A和B,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未画出刹车系统).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
(1)在实验中怎样得到两车加速度的比例关系?
(2)为了使绳子的拉力成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实验中必须做的操作是:______

III.现要测量某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给定的器材有: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
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电阻r1=2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20mA,内电阻约为8Ω
E.定值电阻R0:阻值R0=80Ω
F.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尽量准确测量电阻Rx值,请在方框内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
(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测量Rx的表达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Rx______.


参考答案:Ⅰ.A、在探究a与M、F之间关系的实验中,用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代替绳子的拉力,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小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存在误差,这是系统误差,A不符合题意;
B、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电流表外接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实验存在误差,这是系统误差,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用逐差法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误差是由于测量位移而引起的,是偶然误差,C不符合题意;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锤增加的动能,
由于存在阻力,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
误差是由实验设计引起的系统误差,D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
Ⅱ.(1)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位于公式可知,
小车的位移x=12at2;两小车同时释放、同时停止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t相等,
则两小车的位移之比xAxB=12aAt212aBt2=aAaB,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小车的位移之比,
实验中可以测出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2)为了使绳子的拉力成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时应:①平衡摩擦力,
②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绳子与木板平面平行.
Ⅲ.(1)由所给的实验器材可知,只有两个电压表,没有电压表,
可以把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用量程大的电流表测测它们的并联电流,
量程小的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并联电压,
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阻值,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I1,电流表A2的示数是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I2,
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R0串联,测定值电阻电流,待测电阻电压UX=U0+UA1=I1R0+I1r1,
电流表A2测两电阻的并联电流,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X=I2-I1,
待测电阻阻值RX=UXIX=RX=I1(R0+r1)I2-I1.
故答案为:Ⅰ、C;Ⅱ、(1)测出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2)①平衡摩擦力,②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绳子与木板平面平行.
Ⅲ、(1)电路图如图所示;(2)I1(R0+r1)I2-I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电学黑箱内有一不明电学元器件H,把它和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源等组成一个电路,用两只电压表同时测量H和R两端的电压。改变R的阻值,得到多组U--I数据。但由于记录数据马虎,表格中的两组电压表读数,哪一组对应的是V的读数没有确定。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可以认为是理想电表。

I/A
0.12
0.21
0.29
0.34
0.42
0.47
0.50
U1/V
0.20
0.40
0.60
0.80
1.20
1.60
2.00
U2/V
4.20
3.55
2.95
2.50
1.70
1.05
0.50
(1)把U1、U2和电流I的关系在U--I图上描点,结果如图所示。请你在答题纸上的U--I图象上作出H的伏安特性图线,并在图线旁标注字母“H”。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电学黑箱内的器件H,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A.半导体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小灯泡?
D.定值电阻? E.电感线圈? F.大电容
(3)本次实验中的电源的电动势是________V,内阻是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恰好为10Ω,则此时黑箱内的H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这个串联电路中,逻辑应是这样的: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时,电流变大,根据表格中的数据,U2对应的电阻阻值是变小的,U1是为H对应的电压

(2)C;(3)5.0;5.0;(4)0.174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时,电流变大,根据表格中的数据,U2对应的电阻阻值是变小的,U1是为H对应的电压
(2)根据电学元件H的U-I图象和欧姆定律得电流增大,电阻增大,所以黑箱H中的电学元件最有可能是小灯炮,
(3)作出电源U-I图象,当电流为零时,U1=0,U2=5.0V,则电动势E=U1+U2=5.0V.
当电流I=0.50A时,U1=2V,U2=0.5V,则内阻r=5.0Ω
(2)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恰好为10Ω,由表可知:此时电流约为0.29A,电压约为0.6V,此时黑箱内的H消耗的电功率为0.174W(也可以用图象来做)。


本题难度:一般



Though malice may darken truth, it cannot put it out. 恶意可以诽谤真理,但不能消灭真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力的合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