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前方发生紧急事件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刹车后1S末的速度为6m/s
B.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1S内的位移为9m
D.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12m
参考答案:设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已知v0=43.2km/h=1m/s,a=-6m/s2,则由v=v0+at0=0得
? t0=0-v0a=0-12-6s=2s
A、刹车后1S末的速度为v=v0+at=12-6×1(m/s)=6m/s.故A正确.
B、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故B错误.
C、刹车后1S内的位移为x=v0t+12at2=12×1-12×6×12=9(m).故C正确.
D、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与刹车后2S内位移相等,为x=v0t02=12m.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民航客机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时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生成一条通向地面的斜面,乘客可沿斜面滑行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某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AB=3.0m,斜面气囊长度AC=5.0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s,g取10m/s2,求:
(1)乘客在气囊上滑下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乘客和气囊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大?(忽略空气阻力)
参考答案:

(1)根据运动学公式s=12at2…①
得:a=2st2=2.5m/s2…②
故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2.5m/s2.
(2)乘客在斜面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在沿斜面方向上有:Ff=μFN…③
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FN=mgcosθ…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Ff=ma…⑤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θ=0.6;cosθ=0.8
由②-⑤式得:μ=gsinθ-agcosθ=716=0.44
故乘客和气囊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0.4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25m/s,从某时刻开始,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求:
(1)刹车后6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2)刹车后前进60m需要多长时间?
(3)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设汽车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
则 t0=0-v0a=0-25-5s=5s
所以刹车后6s末与5s末的位移相同,为 x=v0+02t0=252×5m=62.5m
(2)由x=v0t+12at2得:
60=25t-12×5×t2
解得 t=4s(另一解t=6s,不合理舍去)
(3)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v0+v2=25+02m/s=12.5m/s
答:(1)刹车后6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62.5m.
(2)刹车后前进60m需要4s长时间.
(3)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2.5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6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点停下,经历总时间为t,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大速度vm=(a1+a2)t
B.最大速度vm=2v
C.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v
D.a1、a2必须满足
=
参考答案:
A、由速度公式可知:vm=a1t1,或vm=a2t2,又t=t1+t2;可知vm<(a1+a2)t,故A错误.
B、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两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相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vm2t1+vm2t2=vt
解得:vm=2v,故B正确.
C、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1=vm2=v,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2=vm2=v,故C正确.
D、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vma1+vma2,而vm=2v,代入得t=2va1+2va2整理得:a1a2a1+a2=2vt.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