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质量为m的飞机,以速度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m
?B.m
? C.m
?D.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向心力的来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B (2) C? (3)
本题解析:(1)本实验中木板对小车,打点计时器对纸带都有一定的摩擦,为了平衡摩擦,需要把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此时一定要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不能让砂和砂桶提供拉力,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让小车运动,通过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调节垫高的高度,直到纸带上的点的间距相等时为止。
故选B
(2)本实验拉力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只有当M>>m时,拉力才近似的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十倍以上才叫远远大于,故选C
(3)根据题意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根据逐差法有
。
点评:本实验中由于砂和砂桶也做加速运动,绳子对砂和砂桶的拉力小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当M>>m时,拉力才近似的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一种叫“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若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小了mgL
参考答案:AB、人开始时只受重力,则在绳张紧之前人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
绳张紧后,绳的弹力开始增大,但开始时仍小于重力,故人继续加速,直到弹力等于人的重力;
此后,人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故人开始减速,速度减小;绳子继续伸长,弹力越来越大,合力向上越来越大,故加速度也越来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减小,后又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在人下落的最后,人的速度为零,故动能的变化为零,故C错误;
D、人下落的高度大于L,故重力做功大于mgL,故重力势能减小量大于mgL,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平直传送带以速度v=6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已知A与B相距L=10m,若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将一质量m="1kg" 的工件从A传送到B过程中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
(g取10m/s2)

A.6J
B.12J
C. 18J
D.20J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C加速时物体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其中
,解得:
;加速时间为:
加速位移为:
此过程中皮带的位移为:
物体相对于皮带的位移为:
故摩擦力做功为:
,故选C
点评:该题涉及到相对运动的过程,要认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摩擦力是耗散力,产生的内能是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本题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4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少?
(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问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m/s,则根据图像中t与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为1.6s.你认为对吗?如果不对,请你做出正确解答。

参考答案:解:(1)
(2)ma=μmgcosθ-mgsinθ,得μ=
(3)不正确,因为随着初速度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规律将不再符合图像中的正比关系
v0=4m/s时,若保持匀减速下滑,则经过
已滑到水平面上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设刚进入水平面时速度v1
-2ax斜,t1=
,得v1=2m/s,t1=0.8s
水平面上
总时间t1+t2=1.03s
本题解析:
本 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