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有小木片用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已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计算A的碰前的速度。(填“AB”或“BC”、“CD”或”DE”)
(2)已测得的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mB=0.20kg由以上的测量可得: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_kg.m/s。

参考答案:(1)BC
(2)0.41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物块A与B发生碰撞。
(2)物块A与B发生碰撞(设为弹性碰撞)后,物块B与档板P发生碰撞。
(3)物块B与档板P发生碰撞(设为弹性碰撞)后,物块B与A在木板C上再发生碰撞。
(4)物块A从木板C上掉下来。
(5)物块B从木板C上掉下来。
参考答案:
(1)A与B发生碰撞的条件是:
(2) A与B相撞,B再与P相撞的条件是:
(3)物块A的初速度
?时, 物块B、A在木板C上不可能再发生碰撞
(4) A从C掉下的条件是:
( 5)物块B从木板C上掉下的条件是:
本题解析:用m表示A、B和C的质量。
(1)当物块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时,它因受C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它作用于C的摩擦力不足以使B、C产生相对滑动,即B、C以相同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A、B发生碰撞的临界情况是:物块A运动到物块B所在处时,A、B速度相等。
在临界状况下,因为B与木板C的速度始终相等,所以A、B即将碰撞时,A、B、C三者速度均相同,设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3mv1?①
在此过程中,设木板C 运动的路程为s1,则物块A运动的路程为s1+L,由功能原理得:
?②
解①、②得:?
?
故A与B发生碰撞的条件是:
?
(2)当物块A的初速度
时,A、B将发生碰撞,物块B与档板P发生碰撞的临界情况是:物块B运动到档板P所在处时,B、C的速度相等。同(1)中结论,在临界状况下,当B运动到档板P处时,A、B、C三者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2?③
设A、B碰撞前瞬间,A、B、C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vA>vB,vB=vC。
在A、B碰撞的极短时间内,A、B构成的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而木板C的速度保持不变,因为A、B间的碰撞是弹性的,即系统机械能守恒,又物块A、B质量相等,故易得:碰撞后A、B速度交换,设碰撞刚结束时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ˊ、vBˊ、vCˊ,则vAˊ=vB,vBˊ=vA,vCˊ=vC,刚碰撞后A、B、C的运动与(1)类似,只是A、B的运动进行了交换,由此易分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先是A相对C运动的路程为L,接着是B相对C运动的路程为L,整个系统的动能转变为内能。类似(1)中方程得
?④?
联立③、④解之,得:
故A与B相撞,B再与P相撞的条件是:
(3)当物块A的初速度
?时,B将与档板P相撞,撞后A、B、C的运动可由(2)中运动类比得到:B、P碰撞后瞬间,物块A、B速度相同,木板C速度最大,然后C以较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减速运动,而物块A和B以相同的较小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过程将持续到或者A、B与C速度相同,三者以相同速度
向右做匀速运动,或者木块A从木板C上掉了下来,因此物块B、A在木板C上不可能再发生碰撞。
(4)若A刚刚没从木板C上掉下来,即A到达C的左端时的速度变为与C相同,这时三者的速度皆相同,以v3表示,由动量守恒有
? 3mv3=mv0?⑤
从A以初速度v0在木板C的左端开始运动,经过B与P相碰,直到A刚没从木板C的左端掉下来,这一整个过程中,系统内部先是A相对C运动的路程为L,接着B相对C运动的路程也是L,B与P碰后直到A刚没从木板C上掉下来,A与B相对C运动的路程也皆为L,整个系统动能的改变应等于内部相互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
即:
(3m)v32-
mv02 =-μmg·4L?⑥
由⑤⑥两式得:
故A从C掉下的条件是:
(5)当物块A的初速度
时,A将从木板C上掉下来。设A刚从木板C上掉下来时,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 vB″, vC″,有vA″=vB″<vC″,这时⑤式应改写成
mv0=2m vA″+mvC″?⑦
⑥式应改写成:?
(2m)vB″2+
mv″C2-
mv0=-μmg·4L?⑧
当物块A掉下C后,物块B从木板C掉下的临界情况是:当C在左端赶上B时,B与C的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v4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B″+ mvC″=2mv4?⑨
再对B、C系统从A掉下C到B掉下C的过程用动能定律:
(2m)v42 —
(mv″B2+mvC″2)= -μmgL?⑩
联立⑦⑧⑨⑩,注意到vA″=vB″<vC″,可解得:
,
,

故物块B从木板C上掉下的条件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M置于光滑平面上,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木块m以初速度v滑上车表面,则( )
A.m的最终速度为
B.因车表面粗糙,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C.车面越粗糙,小车M获得动量越大
D.车面越粗糙,系统产生的内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