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t1、t2、t3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
A.t0和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相同,但所受重力不同
B.t1和t2时刻电梯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下运动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超重或失重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
解答:A、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是不变的,故A错误
B、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但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反,故B错误;C正确
D、t3时刻电梯受力平衡,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超重和失重现象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理解,产生超重的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失重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物体静止放于水平桌面上,则: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支持力又等于重力,所以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是不能说成压力就是重力。故C、D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2.0kg的滑块,,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3.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在运动中滑块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滑块的速度v大小成正比,即f=kv.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以上条件可知,k的大小最接近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再由图象可知,2s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阻力的大小,即可求得k的数值.
解答: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摩擦力Ff=μFN=μmgcosθ=0.23×2.0×10×
N≈4N;
由图可知,2s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为2k; 故物体受力平衡,则有:mgsinθ=2k+Ff;
则k=
=3;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能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找出2s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可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A.体重约为650N
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s起立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失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人下蹲过程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起立也是如此.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体重约为650N,A正确;
B、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次超重的时间间隔就是人蹲在地上持续的时间,约2s,C正确;
D、下蹲过程先失重后超重,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察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意细致分析物理过程,仔细观察速度的变化情况,与超失重的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识别.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若合力F=2 N,加速度a=2 cm/s2,其质量为m=F/a=1 kg
B.若合力F=4 N,质量为m=20 g,其加速度a=F/m=0.2 m/s2
C.若已知m=20 g,a=2 cm/s2,则合力为F=ma=40 N
D.若已知m=2.0 kg,a=2 m/s2,其合力为F=ma=4 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