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汽车先以a1=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为a2=-2m/s2,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的6s内所通过的位移;
(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参考答案:解:(1)v1= a1t1= 0.5×20 = 10 m/s
(2)t1 =
,车经5秒停下
S =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B点右侧有一圆形挡板。圆的半径R=4m,B为圆心,BC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o.滑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AB间距L=4.5m.现用水平拉力F=18N沿AB方向拉滑块,持续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滑块恰好落在圆形挡板的C点,已知滑块质量辨=2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4,取g=10m/s2,sin37 o =0.6,cos37 o=0.8.求:

(1)拉力F作用的距离,
(2)滑块从A点运动到圆弧上C点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1)滑块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设其速度为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在水平面拉力F作用的距离为x,根据动能定理则有

带入数据计算得
(2)滑块从A到C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根据位移公式有
,解得时间
匀加速的末速度
此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匀减速即
匀减速运动时间
滑块从A点运动到圆弧上C点所用的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0分)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让车减速滑行。滑行了300m时速度减为关闭气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在车站。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维持不变,试求:
(1)从火车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位移;
(2)火车滑行的加速度;
(3)火车关闭气阀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1)s= 400m(2)
(3)20m/s
本题解析:设初速度为v0,s=300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由两公式联立可知初速度为
(3分);加速度为
(3分);位移为s= 400m(3分)
点评:难度较小,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推导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5 m/s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
m,货箱放到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1=3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求:
(1)通过计算,判断货箱能否从车后端掉下来;
(2)如果货箱不能掉下,则最终停止时离车后端的距离d是多少;
(3)如果货箱不能掉下,最后都停止运动,平板车再从静止开始以a2=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货箱距离车后端多远?已知平板车后端离地面高1.25 m,货箱落地后不动。?

参考答案:解:(1)货箱放到车上后,先做匀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和车达到相同速度,此时货箱和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
对货箱:μmg=ma1,a1t?=v0-at,x1=v0t-
a1t2
对平板车:x2=v0t-
at2
此时,货箱相对车向后移动了△x=x2-x1=2.5 m<l=
m,故货箱不会从车后端掉下来
(2)由于货箱的最大加速度a1=μg=2 m/s2<a,所以二者达到相同速度后,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停止,此时相同速度为v=a1t=2 m/s?
对货箱:s1=v2/2a1=1 m?
对平板车:s2=v2/2a=2/3?m
故货箱到车尾的距离d1=l-△x+s1-s2=1 m
(3)设经过时间t1货箱和车分离,由位移关系得:d1=
a2t12-
a1t12?
解得t1=1 s
分离时货箱速度v1=a1t1=2 m/s,货箱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2落地
∴h=
gt22,得t2=0.5 s
则在平板车启动的t3=3 s内,货箱的水平位移x1"=
a1t12+v1t2=2 m
平板车的位移为:x2"=
a2t32=18 m
故货箱离平板车后端的距离:d2=x2"-x1"-d1=15 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2作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使两车不致相撞,求出a应满足关系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速度相等时,位移也相等则恰好不撞,


解得:
,则要求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匀速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如果没有追上则两者之间有最大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