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
[? ]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物块的质量m=0.40kg,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0.在F=4.0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运动.(g=10m/s2)
求:(1)物块开始运动后前4.0s内位移的大小;
(2)物块开始运动后第4.0s末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1)物体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所受摩擦力f=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解得?a=5m/s2
则前4.0s内位移的大小x=12at2=40m
(2)第4.0s末速度的大小v=at=20m/s
答:
(1)物块前4.0s内位移的大小为40m.
(2)物块第4.0s末速度的大小为20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均匀减小的
B.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也小 
C.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方向是一样的
D.加速度的方向永远和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恒定,所以AB错
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错
 加速度的方向永远和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对
加速度的方向永远和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对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一辆汽车从O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s内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求:
(1)汽车经过A点的速度;?
(2)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v平=x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v平=vA+vB2
代入数据得,vA=12m/s
(2)由加速度公式得:a=vB-vAt
从O到A过程,设OA间位移为x′有运动学公式得:v2A=2ax′
代入数据得x′=48m
答(1)经过A点的速度为12m/s
(2)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48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让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 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B.
C. ?D.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A错误;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由v=at可得
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由v=at可得 ,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是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C错误;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s1-s2>s2-s3,故D错误。
,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是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C错误;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s1-s2>s2-s3,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