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v0冲上一个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t1,到达最高点后沿斜面下滑时,从B到A所用的时间为t2,则两段时间t1与t2的关系是

[?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2年11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设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随时间不断增大
C.在0.4s-2.5s时间内,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大约为2.6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随时间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A、由图象可知,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即为图象与时间所构成的面积,即约为x=70×32m=105m,而无阻拦索的位移为1000m,因此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故A正确;
B、在0.4s~2.5s时间内,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也不变,所以合力也不变,因此阻拦索的张力的合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但阻拦索的张力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为:a=△v△t=10-652.5-0.4m/s2=-26.2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加速度的大小:a>2.5g,故C正确;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P=FV,虽然F不变,但V是渐渐变小,所以其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提起1kg的物体,物体得到的加速度为5m/s2.g取10m/s2,则此过程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为( )
A.5N
B.10N
C.15N
D.20N
参考答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解得:F=m(g+a)=1×(10+5)=15N;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滑轮系统如图所示,m1=3Kg,m2=7Kg,今用力F拉该滑轮竖直向上以加速度a=2m/s2运动,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滑轮和绳的质量均不计).

参考答案:首先若滑轮静止,m1 小于m2,m1加速向上 M2加速向下
整体受力分析,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2-m1)g=(m1+m2)a
解得:a=4m/s2
由此可得 与 m1,m2相连的绳子拉力为:
F′-m1g=m1a
F′=m1g+m1a=3×10+3×4N=42N
则此时F″=2F′=84N 用等效法可知相当于F″作用于质量为M=8.4Kg的物体上
把物块绳子和滑轮看作整体 图中情况相当于F拉着质量M=8.4KG的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上升
则有:F-Mg=Ma
F=Mg+Ma=8.4×10+8.4×2N=100.8N
故答案为:100.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2012年年2月江西红色六校第二次联考)动车从A站以a1=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启动,当速度达到180km/h时开始做匀速行驶,接近B站以大小为a2=0.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静止时恰好正点到达B站。某次,动车在A站因故晚出发了3min,以a1=0.5m/s2匀加速启动后,当速度达到216km/h开始匀速运动,接近B站以大小为a2=0.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静止时也恰好正点到达B站。求A、B两站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sAB=600km
本题解析::由于加速时加速度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相等,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相等,加速位移和减速位移相等,
设匀速行驶时间为t1 .加速运动时间为t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sAB=2·
at1’2+v1t1,?
第二次启动到速度达v2 =216km/s,用时120s,减速刹车到B站用时仍为120s,设匀速行驶时间为t2, 加速运动时间为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sAB=2·
at2’2+v1t2,
又两次均正点到达,则2t1’+t1=2t2’+t2,
联立解得A、B两站间的距离sAB=600km。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