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弹力》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十) 2020-08-09 23:13:49 
                            
           【大 中 小】
              E.为了保证最后计算的准确性,必须以斜槽槽口为原点建立坐标进行测量 
                | 
 1、实验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为了准确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斜槽的存在是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所以斜槽的光滑与否不影响实验,A错误。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水平速度,所以斜槽的末端切线必须水平,B正确。为了使得小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应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C正确。在轨迹曲线上选点时,应选离坐标原点稍远的点用以测量计算,这样可减小误差,E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运动,已知摆线为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摆球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绳长固定时,当转动角速度增为原来的2倍时,绳子的张力增加为原来的4倍
 B.在绳长固定时,当转速增为原来的4倍时,绳子的张力增加为原来的4倍
 C.当角速度一定时,绳子越短越易断
 D.当加一竖直向上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时,小球的运动周期变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向心力基本公式即可解题.解答: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r=Lsinθ,F合=mgtan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gtanθ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ω2r=ω2Lsinθ
 解得:ω2=
  ① 由几何关系得:T=
  ② 由①②得:T=mω2L
 所以在绳长固定时,当转动角速度增为原来的2倍时,绳子的张力增加为原来的4倍,
 同理可得:
  =  ③ 由②③得:当转速增为原来的4倍时,绳子的张力不是原来的4倍,
 故A正确,B错误;
 当角速度一定时,绳子越短,半径r越小,T越小,越不容易断,故C错误;
 当加一竖直向上的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时,摆球受竖直向上的电场力F=Eq=mg,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故摆球只受绳子拉力作用,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半径即为绳长,半径变大,
 根据?
  得:绳子拉力不变,半径变大,周期变大,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心力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几何关系求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小题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图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题1:甲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实验器材少
 小题2:4.8 m/s2(4.7 m/s2~4.9 m/s2) 乙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本题解析: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能够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选择.
 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
 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2)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
  ≈4.8?m/s2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故答案为:(1)甲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实验器材少
 (2)4.8?m/s2(4.7?m/s2~4.9?m/s2) 乙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点评: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材质相同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  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
 ③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
  ,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  (未滑出桌面).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物体B下降的高度 (2分) ,  ?(4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剪断细线后B做平抛运动,要求得B的初速度,需要知道运动的高度和水平距离,所以还需要测量桌面离地面的高度
  ;如果动量守恒,则剪断细线前后动量相等,剪断前两滑块速度都为零,所以总动量为零,剪断后,B做平抛运动,  ,  ,可得  ;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所以必须满足的关系为  ,带入数据得:  。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5N的力可以使一轻弹簧伸长8mm,现在两端各用10N的力来拉它,这时弹簧的伸长应是A.4mm
 B.8mm
 C.16mm
 D.32m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符合公式F=kx;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用5N力拉时,有:F1=kx1;
 用10N的力拉时,有:F2=kx2;
 联立解得:x2=16mm;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用胡克定律进行求解,初学物理的同时往往认为在两端各用10N的力来拉时,弹簧的弹力是20N,没有能很好地理解力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