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它们的初动能之比为1:3,它们与水平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3:2。则它们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A.1:4  ? B.4:9 ? C.1:9 ?  D.9: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即
,即 ,所以
,所以 ,B正确,
,B正确,
故选B
点评:基础题,在计算的时候需要细心,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 12分)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s=1m,BCD是半径为R=0.2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D为轨道的最高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 。一带正电
。一带正电 的小物块质量为m=0.5kg,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小物块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点,试求:(g=10m/s2)
的小物块质量为m=0.5kg,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小物块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力F,小物块刚好能到达D点,试求:(g=10m/s2) 

(1)撤去F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
(2)在半圆形轨道上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1)v=6m/s?
(2)4J
	本题解析:(1)物体从A运动到B,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3分)?
?(3分)?
求得:v=6m/s?(1分)
(2)物体恰好能到达D点,此时轨道的压力为零,则:
 ?1?(3分)
?1?(3分)
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3分)
?2?(3分)
联立1、2可得:Wf = 4J?(2分)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由A到B应用动能定理求得在B点速度大小,物体恰好通过D点,说明只有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此求得D点速度大小,物体有B点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得阻力做功大小,主要是通过受力分析确定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正负,初末状态动能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4分)如图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在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的小孔。C、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板的 处,C板带正电、D板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
处,C板带正电、D板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 。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试问:
。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试问:

⑴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多大?
⑵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应为多大?
⑶从释放微粒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点?
 
	参考答案:(1) (2)
(2) (3)
(3) ,
,
	本题解析:⑴设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解得? ?
?
⑵微粒进入半圆形金属板后,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
 ?联立⑴、⑵,得?
?联立⑴、⑵,得?
⑶微粒从释放开始经t1射出B板的小孔,则
 ?
?
设微粒在半圆形金属板间运动经过t2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点,则
 ?
?
所以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 微粒第一次到达P点;
微粒第一次到达P点;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易知再经过 微粒再一次经过P点;
微粒再一次经过P点;
所以经过时间 ,
, 时微粒经过P点。
时微粒经过P点。
点评:本题考察了动能定理、并且巧妙的设计了靠电场力提供向心力。通过运动对称性得知粒子有多次回到P点的可能,从而分析本题的多解可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平直传送带以速度v=6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已知A与B相距L=10m,若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将一质量m=1kg的工件从A传送到B过程中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  )(g取10m/s2)
A.6J
B.12J
C.18J
D.2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