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水平面上,相距为L,处于竖直向下的磁场中,整个磁场由n个宽度皆为x0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1、2…n组成,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2B、3B…nB,两导轨左端MP间接入电阻R,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在水平导轨上,与导轨电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
(1)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运动并穿过n个磁场区,求导体棒穿越磁场区1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q;
(2)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让它从磁场区1左侧边界处开始运动,当向右运动距离
时做匀速运动,求棒通过磁场区1所用的时间t;
(3)对导体棒a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让它从距离磁场区1左侧x=x0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棒ab进入磁场区1时开始做匀速运动,此后在不同的磁场区施加不同的拉力,使棒ab保持做匀速运动穿过整个磁场区,求棒ab通过第i磁场区时的水平拉力Fi和棒ab在穿过整个磁场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热Q.

参考答案:(1)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Φ△t
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q=I△t=E△tR
导体棒通过I区过程:△Φ=BLx0
解得:q=BLx0R
故导体棒穿越磁场区1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q=BLx0R.
(2)设导体棒运动时速度为v0,则产生的感应电流为:
I0=ER=BLv0R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与水平向右的恒力F0平衡,则
BI0L=F0
解得:v0=F0RB2L2
设棒通过磁场去I在△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为△v,对应的位移为△x,则
F0-BIL=m△v△t
△v=F0m△t-B2L2mRv△=F0m△t-B2L2mR△x
则∑△v=F0m∑△t-B2L2?mR∑△x
解得:t=B2L2x0F0R+mRB2L2
故棒通过磁场区1所用的时间t=B2L2x0F0R+mRB2L2.
(3)设进入I区时拉力为F1,速度v,则有:
F1x0=12mv2?
?F1-B2L2vR?=0
解得:F1=2B4L4x0mR2,v=2B2L2x0mR
进入i区的拉力:Fi=2i2B4L4x0?mR2.
导体棒以后通过每区域都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由功能关系有:
Q=F1x0+F2x0+…+Fnx0
解得:Q=2x20B4L4mR2(12+22+…n2)
故棒ab通过第i磁场区时的水平拉力的拉力:Fi=2i2B4L4x0?mR2,棒ab在穿过整个磁场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热Q=2x20B4L4mR2(12+22+…n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有一初速可忽略的电子经电压U1=500V加速后,进入两块水平放置、间距为d=2cm、电压为U2=10V的平行金属板A、B间。若电子从板正中央水平射入,且恰好能从B板的右端射出.求:

(1)金属板的长度L;
(2)电子离开电场的偏转的角度正切值tanθ;
(3)电子从B板右端射出电场时的动能Ek为多少电子伏特。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由动能定理和平抛知识可得:
,
,
,
,
,
(2)偏转的角度正切值:
(3)由动能定理得:Ek=eU1+
eU2=505eV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0.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紧靠竖直墙,在车上左端水平固定着一只弹簧,弹簧右端放一个质量m=0.2kg的滑块,弹簧为原长时,滑块位于C处(滑块可视为质点),车的上表面AC部分为光滑平面,CB部分为粗糙水平面,CB长L=1m,与滑块的摩擦因数μ=0.4,水平向左推动滑块,将弹簧压缩,然后再把滑块从静止释放,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推力做功2.5J,滑块释放后,将在车上往复运动,最终停在车上某处,设滑块与车的B端碰撞时机械能无损失,g=10m/s2.
求:(1)滑块释放后,第一次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离B端多远?
参考答案:(1)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得:W=Ep=12mv2 -0,解得,滑块速度v0=5m/s;
(2)滑块与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解得:车与滑块的共同速度v=1m/s,
车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克服摩擦力产生的热量Q=μmgs=12mv2-12(M+m)v2;
解得,s=2.5m,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离B端的距离d=s-2l=0.5m;
答::(1)滑块释放后,第一次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5m/s;
(2)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离B端为0.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0. 2 m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空气阻力不计,物体落到地面时的动能为:(g取10N/kg)
A.0. 2 J
B.1 J
C.2 J
D.3 J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功的公式可以求出合外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的改变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合外力做的功W合=mgh=2J,由动能定理可得,物体动能增加△EK=2J.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由相同材料的木板搭成的轨道如图,其中木板AB、BC、CD、DE、EF┅长均为L=1.5m,木板OA和其它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都为β=37°(sin37°=0.6,con37°=0.8),一个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在木板OA上从图中的离地高度h=1.8m处由静止释放,物体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在两木板交接处都用小曲面相连,使物体能顺利地经过它,既不损失动能,也不会脱离轨道.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取10m/s2,问:
(1)物体能否静止在木板上?请说明理由.
(2)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
(3)物体最终停在何处?并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1)在斜面上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G1=mgsin37°=0.6mg,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μmgcosθ=0.16mg.
由于f<G1,故物体在木板上停不住.
(2)从物体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过程中,总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scos37°=0-0
代入数据解得s=11.25m.
(3)假设物体依次能到达B点、D点,由动能定理得,
mg(h-Lsin37°)-μmgcos37°×(hsin37°+L)=12mvB2-0,
解得vB>0.
mg(h-Lsin37°)-μmgcos37°×(hsin37°+3L)=12mvD2-0,发现无解.
说明物体能通过B点,到不了D点,最终停在C点处.
答:(1)物体不能静止在木板上.
(2)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1.25m.
(3)物体最终停止在C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