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以下实验器材中的______
A.秒表B.天平C.弹簧测力计 D.毫米刻度尺E.低压交流电源
(2)探究小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先用垫木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挂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适量的砂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力,相应地测出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其中一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2所示.图中A、B、C、D、E、F、G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为方便对比,两个同学画图时横、纵轴坐标的标度都是一样的,各自得到了a~F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______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1)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BC错误.D、E正确;
故选:DE.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x=at2得:
a=xDG-xAD(3T)2=(32.68-13.70)×10-2m-13.70×10-2m9×(0.1s)2=0.587m/s2:
(3)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a乙>a甲,
根据F=ma可得a=Fm,即a-F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即m乙<m甲.故两人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DE,(2)0.587,(3)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两辆相同的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如图(a)。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如图(b),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

由于两小车的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由
,即x∝a,只要测出两小车的位移x之比,就等于测出了它们的加速度a之比。
实验结果是:
当小车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小车所受拉力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G=mg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这样做会引起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这个误差,G与小车所受重力Mg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G<<M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小组在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 (F"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___是F1和F2的理论值;图中______是F1和F2的实验值。需进行比较的是_____和_____。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F",F,F,F",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网球运动员甩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C.两个力都是5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7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除了时间的单位是秒(s)以外,请你写出另外两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1N=______.在国际单位制(SI)中,物理量的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的单位N是______单位.
参考答案: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1N=1kg?m/s2,可见,N是导出单位.
故答案为:米、千克、1kg?m/s2、导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