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左边紧贴墙壁,若在小车斜面上放着一个物体m,当m沿着小车的斜表面下滑时,小车M始终静止不动,则小车M受力个数可能为

[? ]
A.4个或5个
B.5个或6个
C.3个或4个
D.4个或6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 N。经时间t=4.0 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参考答案:解:(1)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G和摩擦力f的作用,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θ-f=ma1
又f=μmgcosθ
解得a1=2.0 m/s2
所以t=4.0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1=a1t=8.0 m/s
(2)绳断时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有:mgsinθ十μmgcosθ=ma2
解得a2=8.0 m/s2
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时间
减速运动的位移x2=
此后物体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加速下滑的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3
解得a3=4.0 m/s2
设物体由最高点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3,物体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解得
所以从绳断后开始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总=t2+t3=4.2 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有恒定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有恒定速率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有恒定速率时,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速度为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相同,速度的大小即速率相同,A错;加速度不为零的时候速度可能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B对;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为零,C错;速率为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有可能变化,及速率不变,D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在测定匀速运动的小车的速度时分别打出的四条纸带,纸带上的点迹比较理想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打点应该点距均匀而且为圆点.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打点应该点距均匀,故CD错误;
打点计时器所打点应该为圆点,A图中为短线,是振针过长所致,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用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木块A放在木板B的左端, A、B间接触面粗糙,用恒力F将木块A拉到木板B的右端.第
一次将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第二次将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则前后两个过程中相同的量是?
A.物块A运动的加速度B.物块A的运动时间
C.力F对物块A做的功D.系统产生的摩擦热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不管木板B是否固定,木块A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 =ma,可解得
,因此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相同,故A正确;当木板固定时由
得
;当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时,由于A对B摩擦力作用,木板B将向右加速滑动,此时木块A滑动b右端时,A对地面的位移x=L+s,其中s是木板发生的位移,由
,可得
,故两种情况下木块A的运动时间不同;根据W=Fx知,由于两种情况下木块A位移不同,故做的功不同;根据“摩擦生热”公式Q=fS相对可知,两种情况下滑动摩擦力f相同,相对位移相同,所以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