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一次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中,司机踩下刹车闸,使汽车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停止运动.下表中记录的是汽车在不同速率下行驶时,制动后所经过的距离.
汽车速率v(km/h) | 制动距离s(m) 10 1 20 4 40 16 60 ?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以下问题:
(1)为什么汽车的速率越大,制动的距离也越大?
(2)让汽车载上3名乘客,再做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制动距离加长了.试分析原因.
(3)设汽车(没有乘客时)以60km/h的速率行驶的时候制动,估算汽车制动的距离.(要求写出分析的依据和过程)
参考答案:(1)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汽车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12mv2)也越大,
根据动能定理,相同制动力作用下停下来的距离越长.?
(2)同样道理,在速度相等时,汽车的质量(增加成员)大,它的动能(12mv2)也越大.
根据动能定理,当然相同制动力作用下停下来的距离当然也越长.?
(3)设汽车的质量(含驾驶员)为M,汽车制动力近似每次相等(与速度无关)设为f,汽车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fs=0-12MV2
解得s=12Mv2f=Mv22f,
当汽车速度为60km/s时,位移变为速度是10km/h时的36倍,则汽车制动的距离为36m.
答:(1)根据动能定理知,制动力相同,初动能越大,制动距离越大.
(2)质量增加,则初动能增加,制动力不变,根据动能定理,制动距离增大.
(3)汽车制动的距离为3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CA、DA、EA都以AB为底边。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75°、45°、30°。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由顶端从静止滑到底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DA滑到底端时具有最大速率
B.物体沿EA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C.物体沿CA下滑,加速度最大
D.物体沿DA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mv2.知高度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越大.故A错误.加速度a=gsinθ,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运动的位移x=
,根据
=
at2得,t=
,知当θ=45°时,下滑时间最短.故B错误,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60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km/h
参考答案: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2t-v20=2as,可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质点从A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经时间
到达B点,立即加速度大小变为
,方向与
相反;又经时间
后回到出发点A,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
B.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质点回到出发点A时的速度为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AB和BA的位移大小相等,A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对。由于平均速度大小一样,所以
其中v指的是从第一次到B时的速度,
指的是回到A时的速度。
,所以D错误。AB时加速度为
,BA时加速度为
,所以C正确。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通过推论能够比较快速的找到建立等式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相邻两次发射电磁波的时间间隔为5×10-4s.雷达监测到一目标正向该雷达匀速飞来,甲、乙两图是雷达跟踪该目标时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图象,两图时间间隔为30s.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被监视目标飞行的速度.
参考答案:设目标前后两个位置到雷达站的距离分别为s1、s2,
目标飞行速度为v,无线电波的速度c=3×108m/s.
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对无线电波有?2s1=ct1
?则有?2s2=ct2
对于飞机有s1-s2=v△t
得?v=c(t1-t2)2△t=3×108×(4-3)×10-42×30m/s=500m/s
答:被监视目标飞行的速度500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