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多少?
参考答案:g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情形中可能的是
A.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速度增量相同而末速度相反
B.第1S、第2S、第3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4m、9m
C.任意相邻两段相等时间间隔内速度增量的方向相同但大小不相等
D.第2S内通过的路程既小于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也小于第1S内通过的路程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但要注意物体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减速直线运动,还有可能是先减速后再反向加速;根据各种情况去分析能否出现以下现象.
解答:A、加速度恒定则相等时间内速度增量相同,但若物体做减速后再反向,则有可能末速度的方向相反,故A正确;
B、当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应为常数,而本项中路程差变大,故不可能,B错误;
C、由v=at可得,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增量的一定相等,故C错误;
D、若物体在第2s内速度减小到零,则第第2S内通过的路程既小于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也小于第1S内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各种类型,能找出相应的特例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物体4s末的速度为40m/s
B.物体4s末的速度为20m/s
C.物体4s内下落的高度为160m
D.物体4s内下落的高度为80m
参考答案:A、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gt=10×4m/s=40m/s,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h=12gt2=12×10×42m=80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速度从0变到5.0m/s所经历的时间是
A.0.5s
B.1.0s
C.1.5s
D.2.0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gt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
t=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棒AB的长度.

参考答案:设木棒的长度为l,绳子剪断后木棒自由下落,故可将A、B两端分别看做自由下落的质点,它们下落到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依题意有:
12gt12=0.8 ①
12gt22=0.8-l ②
t1-t2=0.2 ③
由①②③得:l=0.6m,t1=0.4s,t2=0.2s
答:木棒AB的长度为0.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