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第2两秒,第3第4两秒,第5第6两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2:3
B.1:3:5
C.1:4:9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第1第2两秒,第3第4两秒,第5第6两秒内,时间相等且连续,初速度为零,则位移之比为1:3:5.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O点的位移如图,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为________m/s.

参考答案:2.48
本题解析:通过交流电的频率可知打点计时器每0.02秒打一个点,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0.1s,分别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
,
,
,
;再计算各段平均速度的变化量
,ab段与bc段
=1.549-0.931=0.618,bc段与cd段
=2.175-1.549=0.626,de段与cd段
=2.778-2.175=0.603,由于各段平均速度的变化量
均发生在0.1s的时间间隔内,即各段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换句话说就是加速度相等(即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故可以用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来计算D点的速度(v0、v1分别代表d点前后计时段的平均速度)。按实验测量精度要求保留两位得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为2.48m/s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 ,加速度为2m/s2。试求该质点:
(1)第4s末的速度;(2)前4s内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20m/s(2)16m/s
本题解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第4s末的速度
;
(2)前4s内平均速度
.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如图,同学甲两个手指捏住木尺一端,同学乙在木尺另一端零刻度处做握尺准备,且手的任何部位都与尺不接触.当乙看到甲放手时,他立即握住木尺,发现所握处刻度值为20cm,试求同学乙的反应时间.(g=10m/s2)
参考答案:由题意,在反映时间内,木尺下落的高度H=20cm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H=12gt2
得 t=0.2s
答:同学乙的反应时间为0.2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第2s末的速度是7m/s
C.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D.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将t=1s带入
可得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
,A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质点的初速度
,
所以第2s末的速度为
,B错误;因为加速度
,所以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C正确;根据
可得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加速度的理解能力,常见题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