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弹力》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0 22:1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9分)半径R=0.50m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 = 0.20kg的小球,小球套在圆环上,已知弹簧的原长Lo = 0.50m,劲度系数K = 4.8N/m,将小球从图示位置的B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将沿圆环滑动并通过最低点C,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g取10m/s2。求: (1)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VC; (2)小球经过C点时对环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1) (2)略
本题解析:由测量数据,重物从O点到C点下落的高度为h = 0.7776m,重力势能减少 mgh =" 1.00×9.80×0.7776" = 7.62J(2分) 重物在O点速度为0,C点速度 (3分) 重物动能增加量 -0 = (3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 A.mg B. mg C.F D.F
| 
参考答案:对弹簧秤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F,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0)g=(m+m0)a 解得 a=Fm+m0-g 再对重物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拉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T-mg=ma 解得 T=m(g+a)=m(g+Fm+m0-g)=mFm+m0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经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多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被撕断了,混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从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C?(2)a =? 0.60? m/s2(3) v1= ?0.33 ?m/s;
本题解析:由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 可知,相等时间内增加的线段长度应相等。根据题意23之间的距离应为42mm,34之间距离为48mm,45之间距离应为54mm,因此答案为C。 根据上式可求加速度为0.6? m/s2。根据 可知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如何通过打点计时器分析某点瞬时速度、纸带加速度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0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由纸带求得。
 ⑴该同学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其前提必须保证砂和砂桶总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⑵如图乙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1,BD间的距离s2,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⑶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中作出F不变时a与 的图象。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小车加速度a/m·s-2
| 1.72
| 1.49
| 1.25
| 1.00
| 0.75
| 0.50
| 小车质量m/kg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kg-1
| 3.50
| 3.00
| 2.50
| 2.00
| 1.40
| 1.00
|

参考答案:⑴B;⑵ , ; ⑶

本题解析:⑴在本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原因有力F和物体的质量m两个,因此实验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力F一定时,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m,来测量相应的加速度,再控制小车的质量m,通过改变力F,来测量相应的加速度,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以确保在纸带上打下第一个点时对应的小车速度为零,故选项C错误;在该实验装置中,由于绳不可伸长,因此砂、砂桶和小车始终具有了相等大小的加速度,只有当砂和砂桶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能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故选项D错误。 ⑵小车拖着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规律可知,vB= ;利用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 ⑶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分别先选取纵、横轴合适的单位长度,在坐标系中标出表格中的各相应的点,依据描点作图的原则作出a与 的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绳OA对M的拉力大小大于绳OB对M的拉力 B.绳OA对M的拉力大小等于绳OB对M的拉力 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 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可得,把 分别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沿水平方向有: 沿竖直方向有: 联立解得绳子AO 对M的拉力为10N,绳子BO对M的拉力为 ,所以AB错误, 对m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方向上有: ,解得 ,方向水平向左,C错误D正确, 点评:本题综合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平衡条件应用等内容.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对象选取,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该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