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A、B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有一质量m、电荷量q(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相距l处静止。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B间加一电压
,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q/2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最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则:
(1)小物块与金属板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

2、简答题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______mm.
(2)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给出的器材有:
①电流表(量程为200μA,内阻约200Ω);
②标准电压表(量程为2V);
③电阻箱(0~999Ω);
④滑动变阻器(0~200Ω);
⑤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其原理与
滑动变阻器相当)(0~47kΩ);
⑥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
⑦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
⑧电键两只;导线若干.
1)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A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______,可变电阻R2应选用______,电源E应选用______.(以上三空填写器材前面的数字标号)
2)该实验操作的步骤有:
A.合上S1;
B.合上S2;
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
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记下R2的阻值.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空白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的R2的阻值为200Ω,则图中被测电流表A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___Ω,该测量值比实际的值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如果要将图中的电流表A改装为量程为0~2V的电压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______联(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3、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倍率不够合适,又改换另一倍率测量,两次测量时电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下面列出这两次测量中的有关操作:

A.将两根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根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位置
C.记下电阻值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100 Ω”挡
E.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10 Ω”挡
F.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旋到交流500 V挡
(1)根据上述有关操作将两次的合理实验步骤按顺序___________;(用上述操作项目前面的字母表示,且可以重复使用)
(2)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
4、选择题 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若待测金属导线是漆包线,应该用火烧去表面的漆皮,轻轻抹去灰尘后再测金属丝的直径,千万不可用小刀去刮掉漆皮,而两端接头部分则要用砂布打磨干净,以保证电路接触良好
B.用米尺反复测量3次导线的总长,求出平均值l,然后将导线接入测量电路中
C.估计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大小,选择合适的仪器和实验电路
D.合上开关S,不断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记录几组对应的电流强度和电压的数值,计算出导线的电阻R
5、实验题 某物下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I.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钢球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球恰好在桌子边缘;

II.如图所示,让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水平射程为s;
弹簧长度压缩量(cm)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m)
| 1.01
| 1.50
| 2.01
| 2.48
| 3.01
| 3.50
|
(1)试推导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质量m、桌面离地的高度h、水平距离s等物理量的关系式。
(2)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长度的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