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 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0.1" s.计数点c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A.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9m/s
B.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7.8m/s
C.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24m/s
D.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4m/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点为BD的中间时刻,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有
,故选C
点评:难度较小,巧妙应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这个结论会使得计算变得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 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
A.150 m
B.75 m
C.15 m
D.7.5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34m处有危险,采取制动措施.若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为保证安全,司机从发现危险到采取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不得超过多少?
参考答案:设反应时间不得超过t,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S1,汽车做匀减速至停止的位移为S2,
则有:
? S1=v0t?
? S2=v202a?
又S=S1+S2?
代入解得,解得t=0.7s
答:司机从发现危险到采取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不得超过0.7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为m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只受到力F(F≠0)的作用,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和受到冲量I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可能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由图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受恒力,一定有加速度;矛盾,故A不可能;
B、由图象,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即可,故B可能;
C、由图象,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即合力恒定,一定是,故C可能;
D、由图象,物体受到的冲量与时间成正比,合力为恒力,一定是,故D可能;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g=10m/s2.求:
t(s) | 0.0 | 0.2 | 0.4 | … | 1.2 | 1.4 | … V(m/s) 0.0 1.0 2.0 … 1.1 0.7 …
|
(1)斜面的倾角α;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参考答案:(1)由表格中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 a1=△v△t=2.0-1.00.4-0.2m/s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ma1,
代入数据得:α=30°?
(2)由表格中第4、5两组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v△t=1.1-0.71.4-1.2m/s2=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代入数据得μ=0.2
(3)研究物体由t=0到t=1.2s过程,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vB=a1t,v1.2=vB-a2(1.2-t)
代入得v1.2=a1t-a2(1.2-t)
解得t=0.5s,vB=2.5m/s
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t=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
? v=vB-a2(0.6-t)=2.5m/s-2×0.1m/s=2.3m/s
答:
(1)斜面的倾角α=30°;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2.3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