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固定放置,间距为d ="0.5" m,左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2 W的电阻,右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L="4" W的小灯泡,在矩形区域CDFE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按图乙所示变化,CE长为x="2" m。在t=0时刻,一阻值为r="2" W的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图示的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金属棒从ab运动到EF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求:
(1)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2) 恒力F的大小;
(3) 金属棒的质量。
参考答案:(1)0.1A(2)0.3 N
(3)

本题解析:(1)金属棒未进入磁场时,
?(2分)
电路中电动势?
?(3分)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2分)
(2)因灯泡亮度不变,故4 s末金属棒进入磁场时刚好匀速运动,此时
金属棒中的电流
?(2分)
由平衡条件,有?F=FA=BId=0.3 N?(2分)
(3)此时电路中电动势
?(3分)
?又E2="Bdv?" ?(1分)
可得棒ab匀速运动的速度?
?(1分)
?
?(4分)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均匀导体制成的圆环直径上固定一金属细棒ab,圆心O处为一转轴,匀强磁场边界cd通过圆心,已知磁感强度B=0.2T,Oa=0.1m,圆环全长电阻为0.4Ω,直棒电阻为0.1Ω,圆环以角速度ω=100rad/s绕O轴逆时针匀速转动,求:

(1)当aO进入磁场后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当aO进入磁场后通过bO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1)0.1V?(2)0.5A ,方向由o到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灯泡的规格为“2V 4W”,接在光滑水平导轨上,轨距0.1m,电阻不计,金属棒ab垂直搁置在导轨上,电阻为1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求:
(1)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ab的滑行速度为多大?
(2)拉动金属棒ab的外力的功率为多大?

参考答案:解: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灯两端电压应等于其额定值2V,这个电压是由金属棒滑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提供的。金属棒移动时,外力的功率转化为电路上的总电功率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分别为
,
设金属棒滑行速度为v,它产生的感应电流为I感
,式中r为棒的电阻
由I感=I,即
=I
得v=
(2)根据能的转化,外力的机械功率等于整个电路中的电功率,所以拉动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外力的功率为P外=P电=I2×(R+r)=22×(1+1)W=8 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左端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所在空间分布有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两根导体棒c、d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相隔一定的距离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与导轨紧密接触,它们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c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导体棒c始终与导轨垂直、紧密接触,导体棒与导轨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经多长时间,导体棒d开始滑动;
(2)若在上述时间内,导体棒d上产生的热量为Q,则此时间内水平外力做的功为多少?

参考答案:解:(1)设导体棒d刚要滑动的瞬间,流过d的电流为I,c的瞬时速度为v
电动势E=BLv ①
流过d的电流I=
?②
d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A=BIL ③
对d受力分析后,得FA=μmg ④
c的运动时间为t=
?⑤
综合①、②、③、④、⑤并代入已知得t=
⑥,v=
⑦
(2)导体棒d上产生的热量为Q,则整个电路上产生的热量为Q′=6Q ⑧
c发生的位移为x=
at2 ⑨
外力做的功为W=
mv2+μmgx+Q′ ⑩
由⑥、⑦、⑧、⑨、⑩并代入已知得W=
+6Q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计算题 如图,线框用裸导线组成,cd、ef两边竖直放置且相互平行,裸导体ab水平放置并可沿cd、ef无摩擦滑动,而导体棒ab所在处为匀强磁场B2=2T,已知ab长L=0.1m,整个电路总电阻R=5
?螺线管匝数n=4,螺线管横截面积S=0.1m2?在螺线管内有图示方向磁场B1,若
=10T/s均匀增加时,导体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试求:(g=10m/s2):

(1)通过导体棒ab的电流大小?
(2)导体棒ab质量m为多少?
参考答案:(1)0.8A(2)0.16kg
本题解析:(1)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4×10×0.1V=4V? 2分
=0.8? 2分
(2)ab所受的安培力 F=B2IL=2×0.8×0.1N=0.16N? 2分
导体棒静止时有F=mg? 2分
求得 m=0.16kg? 2分
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从共点力的平衡以及
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